“通知!通知!今天晚上七點半,請父老鄉親們到我屋門前話話家常,談談心!”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洋涓村村支書洪亮的聲音在村村響大喇叭中傳了出來。
近日,水口鎮深入貫徹全縣“五五”工作法和“五個一”工作要求,組織鎮村黨員干部俯下身子,到各村組屋場、各聯系戶家中開展“防風險、護安全、保穩定、促發展”專題活動,緊扣群眾急難愁盼,面對面分析原因、心貼心征求意見,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中體現扎實成效。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用心用情踐行“為民”初心
“大家有什么問題,放開提”“現在大家的聯系越來越少了,村里可不可以多開展一些群體活動”“暑假快來了,村里可以為孩子們建個公共的簡易游泳池嗎”“之后我們將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每月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并在連心橋群中發布,鄉親們到時要積極參與啊”“關于建公共游泳池的事情,我們還要探討一下,看是不是可以多個村合建一個”……5月5日晚,洋涓村羅支書家門口一番往日的平靜,沒有主席臺,沒有講話稿,幾條板凳,幾杯熱茶,聯村領導、鎮村黨員干部、群眾等20余人圍坐在一起,暢聊春耕生產、鄉村振興、移風易俗、防汛防火……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水口鎮并不罕見,針對老百姓白天要勞作的情況,鎮里的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們利用晚上閑暇時間,在村民活動中心、文化廣場、村民屋前等場所開展“屋場夜話”活動, 一邊跟村民們拉家常,一邊了解村民們的所思所想,并分類做好詳細記錄和耐心解答,同時還圍繞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防電詐等方面開展知識宣講。截至目前,該鎮已召開屋場會20余場、座談會4場、微黨課5場,實現22個村居(社區)全覆蓋,征求意見建議46條,提出解決措施46條。
“民有所憂,必有所擔”,多措并舉守牢“安全”防線
“阿婆,不要在屋子里燒柴火做飯,很不安全的”“老板,你們貨架旁邊的滅火器快過期了,到期記得更換”“村里的應急預案要精準到戶、到人”……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口鎮聚焦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地質災害、森林防火、煙花爆竹、校園安全、消防安全、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就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交辦,提出整改要求和時限,將各類隱患堅決消除在萌芽狀態,目前排查隱患60條,已整治消除隱患60處。
“各位父老鄉親,庫區水位已達到預警水位,請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隨著一陣陣急促的口哨聲、銅鑼聲、應急廣播聲響起,水口鎮和美壯族村防汛應急避險轉移演練緊張、有序地開展。演練共50余人參加,疏散撤離群眾90余人,演練過程中,工作人員現場示范了沖鋒舟、皮劃艇等各種防汛器具的使用方法及遇見汛情的應急處置辦法,并就如何組織群眾避險作了詳細講解。各參練單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條不紊地開展搶險應急救援。據悉,水口鎮堅持以練筑防、以練備戰,組織全鎮16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通過按照“就近就地、安全可靠、利于轉移、便于自救”的原則,細化摸排、科學選點,制定安全轉移路線20余條,設置安全緊急避險點20余個。各個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防汛避險應急預案,明確監測點、轉移路線、轉移避險注意事項等,做到“一村一案”,到戶到人,并根據防汛應急舉一反三,對應完善防火、防溺水、防地質災害等其他應急預案,不斷建立健全群測群防體系,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災自救能力和救援隊伍應急能力,筑牢人民群眾安全防線。
“民有所需,必有所為”,真抓實干破解“發展”難題
“沒想到這些干部們加班加點的幫我們挖溝、抽水、送水哦,我們的秧苗終于有救了”今年入春以來,由于降雨少,楓源村、塘肚村部分稻田干涸,無法插秧入苗,春耕用水成為農戶們心中的一大心事。為切實解決農戶用水“燃眉之急”,水口鎮黨委政府積極作為,調撥水泵、水帶、農機車等應急設備,迅速開展備秧育秧、溝渠清淤、山塘修復、抽水保灌等措施,并號召黨員干部、志愿者、技術人員組成“助農志愿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宣傳政策、農技指導、義務插秧等助農服務,助力春耕生產擴種增收、不誤農時。目前,已修復山塘1處,修建溝渠450余米,完成早稻插秧面積1000余畝。
水口鎮是全縣脫貧人口數量最多的鄉鎮之一,同時也是移民大鎮、林區鄉鎮,近年來,水口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在項目引進、壯大經濟、安全穩定、鄉村振興、民生事業等方面持續發力,鎮域發展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逐步增強,“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我為群眾辦實事”“五聯系五到戶”“防風險、護安全、保穩定、促發展”……時代在更迭,活動在改變,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始終不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不變,水口鎮黨委、政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初心始終不變。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麗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49/91/1263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