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瑤縣,南控北粵,北接三湘,山川形勝,奇特清幽。顯著者“山三十三,嶺十二,巖三十四,谷一,罔五,洞四,石一,水十四,江十二,溪源八,灘二,壩石間一,泉四,井八”,山聯九疑之秀,水會濂溪之清,無奇不有,無珍不生,石蜜就是其一。
石蜜產于江華高山巖洞間,在1500多年前,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載:“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間作之,色青,味少酸,食之令人心煩。其蜂黑色似虻。其木蜜懸樹枝作之,色亦青白,味咸。人家及樹空作,亦白,而濃厚味美……崖蜜亦有樹木及人家養者。唐代杜甫《發秦州》詩中有“充腸多薯蕷,崖蜜亦可求”的佳句。宋代蘇東坡《詠橄欖》詩贊之: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帶的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由此可見,石蜜不失為自然珍品。
江華地廣人稀,邑人覓石蜜者少難,知者亦稀,更莫說外籍。據考,有老者曾見過二次。第一次大約是在1988年間,在縣城長征路,與賣蜜者言之,說是放炮開石在巖洞得之,成板成坨,青白色,潤肺平喘有特效,老年體弱者更宜,食之清甜爽口。第二次是在1994年10月26日,在縣城春曉路,小圩鄉小圩村第三組村民小組村民黃德勝在青龍山放了三、四炮得石蜜百余斤,以每兩斤8角廉價奉獻于社會。物以稀為貴,圍觀購買者甚多,堪稱一奇。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詩璇 韓開琪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49/90/1263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