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語,豐碑永駐。4月3日,2025年永州市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在江華舉行,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構建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激勵新時代青少年勇擔使命、砥礪前行。江華縣委書記段貴建,團市委書記馮志多,江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吳軍臣,該縣領導蔣劍、唐元甲以及各界代表齊聚烈士公園,共同追思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人員面向烈士紀念碑肅立默哀,將無聲的敬意獻給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獻出生命的英烈。段貴建指出,我們面前的這座紀念碑,不僅鐫刻著英雄的名字,更承載著無數江華兒女“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希望大家要銘記歷史,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從家鄉的黨史故事、先烈的革命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把瑤鄉兒女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品格融入血脈、鑄入靈魂;要勇擔使命,做知行合一的“實干家”,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傳承先烈遺志,用創新思維為家鄉發展注入青春動能;要砥礪前行,做民族復興的“追夢人”,將個人理想融入時代洪流,讓青春脈搏與強國征程同頻共振。
馮志多指出,江華遍布著紅色地標,涌現了李啟漢、陳為人、唐皓、王濤、舒翼等一批批瑤漢兒女,留下了“瑤山英烈永垂不朽”的豐碑。希望大家銘記歷史,以英烈精神照亮前行之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來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要立足當下,以青春擔當踐行初心使命,將“請黨放心”的鐵血誓言化作“強國有我”的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要面向未來,以紅色基因涵養精神品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挺膺擔當、不懈奮斗。
隨后,少先隊員代表朗誦《這盛世、如您所愿》,他們清脆而堅定的聲音,飽含著對先烈的敬仰,訴說著如今的中國山河無恙、繁榮昌盛。活動還特別邀請了老戰士代表楊宗君,他用略帶滄桑卻充滿力量的聲音,講述著那些戰火紛飛歲月里的紅色故事。當團員代表激情滿懷地演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熟悉的旋律響起,引發了全場的共鳴,大家齊聲高歌,歌聲中滿是對黨的感恩。
“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現在應該熱愛生活,努力學習,像先烈們一樣勇毅剛強。”學生程心妍說道。
在悠揚而莊重的《獻花曲》中,禮兵抬起花籃,正步向前,拾級而上,將花籃整齊擺放在烈士紀念碑基座前。段貴建、馮志多、吳軍臣、蔣劍緩步走到花籃前,駐足凝視,莊重整理緞帶。隨后,在場人員手持鮮菊依次登上紀念碑基座,瞻仰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活動中,各團隊代表懷著對烈士的崇敬之情,仔細擦拭英烈墓碑上的浮塵,手執畫筆,飽蘸顏料,認真為每一個烈士英名進行描金填漆,用一筆一劃為給英雄事跡“著色”。
“字跡會褪色,但精神火炬永不熄滅。我們將永遠銘記烈士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承烈士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學生屈沛瑤說道。
“引導全縣廣大青少年在清明時節讀懂中國,在英雄的故事里找到人生的坐標,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活用好我縣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紅色江山代代相傳。”江華團縣委書記何曉玉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 輝 藍玉春 黃春華 張 建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948/95/1484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