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江華大圩鎮長山村的田間地頭一片綠意盎然,冬種的菜心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迎來了豐收季,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采收場景。
走進蔬菜種植基地,連片綠油油的菜心長勢喜人,嫩綠的菜心粗壯挺拔、又脆又嫩。采收工人們手指戴著特制的鐵指甲,動作嫻熟而迅速,輕輕一掐,成熟的菜心便落入手中,隨后整齊地碼放在筐中。這些新鮮采摘的菜心,被快速運往倉庫,進行分揀打包、奔赴市場。
“天氣暖了,菜心長勢太快了,每天請的工人要三四十個,每天出的菜要四到五噸。采完運到廠里要精品打包,銷往廣東和香港那些地方。”蔬菜種植戶楊甲祥說道。
今年1月底,中南大學駐長山村工作隊積極引進蔬菜種植戶,在冬閑土地上試種了200畝遲菜心,巧妙錯時上市,有效提升蔬菜的經濟效益。
“遲菜心品質要比前面種的好一點,上市的價格應該要好一點。”蔬菜種植戶楊甲祥告訴記者。
此次菜心的采收將持續至4月初,待采收結束后,種植戶將采用“稻稻菜”的輪作模式,利用這片土地繼續種植雙季稻,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努力推動村里面產業的轉型升級,引進了我們永州市的甜菜心種植大戶,通過探索稻稻菜輪種的模式把蔬菜這個產業做起來。只有把這個產業做起來,村里的老百姓才有實實在在的收入。現在我們每天在地里勞動的這些勞動力,大概有三四十個人,確確實實可以幫助他們每個月增收1000到2000塊錢。”中南大學駐長山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王少清說道。
如今,長山村產業發展成果豐碩,已構建起包括600畝有機茶園、400畝蔬菜基地、170畝吊瓜基地以及長山青農副產品加工廠在內的四大穩定且可持續的產業支柱,每年可為村里創造150余個工作崗位,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現在村里面的產業越來越多了,有菜撿菜,有瓜蔞撿瓜蔞,有茶葉揀茶葉,有包裝打包裝,天天有事情做,一年到尾都有做。”村民祝金花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張建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947/56/1477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