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很多人吃過,但是野葡萄估計很少人見過,即使見過給人的印象也是個小、味酸、不好吃。在江華河路口鎮船嶺腳村,村民們將野葡萄改良培育以后種植到貧瘠的石頭山上,成了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黑珍珠”。
這幾天,村里的野葡萄種植大戶龍乾坤電話接個不停,基本都是詢問購買葡萄的,大部分以廣西的客戶為主,老客戶直接下單發貨,一些新客戶不太放心的會到現場看一下,但是看過之后一般都會現場下單。
從8月中下旬開始,野生葡萄開始逐漸進入成熟采摘期,每天都有大小不一的訂單發過來,龍乾坤根據訂單的數量組織相應的工人進園摘果,工人們清晨五點就起床開始干活了,當天采摘當天銷售。
“像這種是屬于早熟的大果,有的是很多外地的老板直接開車過來裝車,裝車就直接走,這種我們是走批發價格的,是批發2塊(1斤),要是零售的話這種就3塊到3塊5,有4塊也賣,那種精品貨。”野葡萄種植戶龍乾坤介紹道。
船嶺腳村山地眾多,但卻以石頭山為主,一畝土地上,幾乎80%以上都被各種大小不一的石頭所占據,剩下的泥土部分一般生長一些竹子和小灌木,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也沒辦法發展其它產業。8年前,在外務工的龍乾坤選擇回村發展產業,經過多方考慮,最終選擇了這種孩提時代漫山遍野可見的野葡萄,并且當地毗鄰廣西賀州地區,市場潛力巨大,于是跟村里簽訂山地承包合同后,通過上山尋找葡萄藤進行扦插培育,開始了大面積種植。
“之前十來年前,很多廣西的老板,那些小商販來我們這邊收購,七八塊錢一斤,那時候就感覺到這是一個商機,所以我就想把這個做成一個產業。”野葡萄種植戶龍乾坤說道。
雖然這些葡萄在野外長得茂盛,但是改良以后規模種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雖然一般病害少,但是五月開花季節正好碰上南方梅雨期,導致葡萄容易患上霜霉和灰霉病菌,給葡萄的掛果和品質帶來嚴重損害。
“如果灰霉霜霉感染了的話,前期控制得好還行,要是控制不好的話,發展快,三天工夫可以大減產,等到后期邊熟邊落,就沒有收成了。”野葡萄種植戶龍乾坤說道。
通過到相鄰種植技術成熟的廣西賀州地區學習取經,加上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和自己摸索的一些經驗,龍乾坤算是把這片300多畝的野葡萄園成功打造了出來,平均一畝的產量能達到2500至3000斤,經濟效益超過5000塊錢。現在,船嶺腳村跟著種植野生葡萄的農戶已經有十多戶,總面積超過了500畝,并且還在逐步擴大。同時,龍乾坤也看到了這些葡萄的附加價值,自學技術嘗試釀酒,因為野生葡萄本身具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釀出來的葡萄酒也是很受市場的歡迎,他準備在葡萄園規模產量穩定之后,申請資質引進專業的釀酒設備生產葡萄酒,并且帶動更多的農戶加入進來,讓這些原本貧瘠的石頭山變為致富的金土地。
“我們希望把這個野葡萄種出來,種出好的果,賣出一部分,然后剩一部分自己進行深加工,希望政府這方面能夠有相關政策可以扶持一下,讓我們這個地方也有標志性的產業嘛。”野葡萄種植戶龍乾坤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輝 藍玉春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842/67/1420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