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江華殘聯組織評殘醫生深入各鄉鎮,為重度肢體殘疾和精神障礙者上門評殘,優化殘疾人證辦理服務事項,確保符合評定條件的殘疾人應辦盡辦、惠殘政策應享盡享。
在小圩壯族鄉,每到一戶,評殘醫生都與評殘對象及其家屬進行深入交流,通過詢問既往病史、翻閱病歷、檢查診療等方式,仔細了解評殘對象身體狀況,嚴格按照殘疾評定標準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縣殘聯工作人員則幫助評殘群眾核對個人信息、填寫申請表以及收集相關資料,并向評殘對象及其家屬積極宣傳各項惠殘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能夠及時享受政策。
“縣殘聯組織醫務人員到各村進行殘疾評定,他們的服務非常暖心,讓群眾不用去縣城辦理殘疾證,給群眾帶來很大的方便。”小圩壯族鄉民政辦主任石循花說。
忙完小圩壯族鄉的評殘工作,評殘人員又馬不停蹄趕往水口鎮。經過前期摸排篩查,評殘人員采取“集中+入戶”的服務方式,對有行動能力的對象集中到鄉鎮政府或所屬村委進行評殘鑒定;針對行動不便的患者,則采取上門入戶的方式為群眾提供服務,變“坐堂問診”為“上門巡診”,讓出門難、有評殘需求的殘疾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方便、貼心的服務。
“縣里面來我們鄉鎮免費辦理殘疾評定,速度非常快,幾分鐘就搞好了,也不用帶起老人家去縣里辦理了,非常感謝。”水口鎮居民馮院春說。
“我們上門進行這種病人的肢體殘疾鑒定。雖然我們很辛苦,但是為了解決這些病人的評殘工作,我們覺得很有意義,覺得很值。”江華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 肢體鑒定負責人陳明湖說。
此次評殘活動是今年開展的第二輪上門評殘服務,主要針對小圩、大圩、水口等偏遠鄉鎮,截至目前,共計為80余名行動不便的群眾和精神障礙者提供信息采集、等級評定服務。同時,待資料審核結束后,由鎮村干部把證送到評殘對象手中,真正實現“零距離服務、零跑腿辦證”。
“我們將持續打造好‘上門評殘暖心品牌’,不斷優化服務方式,讓上門評殘 ‘常態化、標準化、長效化’,打通殘疾人享受惠殘政策的‘最后一米’,真正讓重病在床、出行困難的殘疾群眾可感可及。”江華殘聯康復辦負責人范乾佐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840/97/1397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