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冬修水利的黃金期,江華濤圩鎮天寶村搶時間、趕進度,全力推進渡槽、水渠等基礎設施建設,讓項目早日建成、早日惠及民生。
在天寶村屋下自然村渡槽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搬木料、綁鋼筋、灌注混凝土,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該項目投資28.8萬元,由具有良好口碑的本村村民承包,提高工程質量。
“作為施工方,我保質保量,而且我們的鋼材在設計的基礎上面都增加了它的標準,原來用的是,打個比方用的是20的,我們現在用的25的,水泥原來的設計是用 325 的,我們用的 425 的,都是為了保質保量,把這工程把它做好。”天寶村屋下自然村渡槽施工負責人奉飛旭說。
自10月開工建設以來,工人們在保證施工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推動項目施工進入“快車道”。預計本月底前可以完成建設,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項目建成后,可灌溉天寶、招禮、木澤、上游來富等村1000余畝農田,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把我們這個水渠修好受最大的利益就是我們屋下村,所以就是為我們老百姓排憂解難,非常感謝。”天寶村村民奉飛合說。
在另一邊的高路灌溉水渠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忙著支砌模板、拌漿、砌筑邊墻、澆筑渠道等,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這條灌溉水渠總投資26萬元,長2250米,是施工難度極高的項目,既有約300米沼澤路段需要處理長年積水的問題,又要從荒山雜草中逢山開路,地形極為復雜。施工方帶領本村的村民克服了種種困難和問題,現在項目任務已完成過半,預計還有一個月可以完工。
“一開始這里是沒有路,都是柴火和刺比人都高些,特別那個沼泥地,人、牛都不敢過。砍松樹埋起給挖機壓下去都找不到松樹,深的地方用那個木頭可以支撐挖機起來了,挖機才好搞事。”天寶村高路灌溉水渠項目施工負責人周玉東說。
“我們這里全部一幫人來做,早晨是七八點鐘就來了,這么努力就是為了開好這個溝,大家方便種水稻。”天寶村村民奉美化說。
自駐村幫扶天寶村以來,江華紀委監委以“五五”工作法為抓手,聚焦群眾所需所盼,以農村民生工程項目建設為重點,幫助天寶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江華紀委監委共為該村爭取了131萬余元項目資金,用于建設渡槽、水渠、供水、光伏發電等項目,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切實增進百姓民生福祉,筑牢鄉村振興之基。
“這四個項目是我們天寶村老百姓熱切期盼的民生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徹底解決天寶村的飲水問題、農田灌溉問題,增加天寶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讓我們村發展得越來越好。”濤圩鎮天寶村副支書兼村主任奉美善說。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鄉村振興發展,進一步加大產業的發展力度,包括和美鄉村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江華紀委監委一級主任科員李祚國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熊洋 尹世祿(通訊員)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56/55/1334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