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沱江鎮雙顧村依托獨特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優勢,推廣“稻蝦共作”新模式,讓小龍蝦成為了農戶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走進魯觀建的小龍蝦養殖基地,連片的蝦塘映入眼簾。為了更好地捕撈,蝦塘里早已放置了地籠,經過一夜的沉淀,此時正是起籠抓蝦的好時候。魯觀建夫妻倆就踏著露水來到田邊,嫻熟地收籠、挑選、再把小龍蝦往稱臺上一放,一只只大個鮮活,沙沙作響。
“我們這批蝦產出以后主要是銷往本地,水產店、餐飲店。每年的氣溫不一樣,它產出的時間不一樣。今年要比去年早幾天。去年冬天溫度高,長得快一點。”龍蝦養殖戶魯觀建說。
好水養好蝦,小龍蝦養殖基地充分利用雙顧村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通過科學的養殖方式,出產的小龍蝦不僅成活率高,而且個頭飽滿,品質優良。通過早期的投苗培育,小龍蝦一經上市就吸引了不少周邊的市民前來購買。
“我們隔幾天來這里進一次貨,進三兩百斤,因為這蝦子個頭大,實惠,深受市場喜歡。”龍蝦收購商賴慶平說。
魯觀建的30多畝稻魚綜合種養基地,實行水稻種植與養蝦綜合種養,實現稻蝦共生。稻田里龍蝦脫的殼和排泄物是禾苗生長的天然有機肥料,稻田里的龍蝦又是禾苗的治蟲好手。稻蝦魚共養每畝地可產龍蝦500多斤,有機稻1000斤,一畝田平均收益可達5千元。
“水稻種完以后就到明年就養龍蝦,它這個稻草可以給龍蝦蝦苗吃。再就是明年養完龍蝦以后再種水稻,水稻都不用打什么藥。它可以減少病蟲。”龍蝦養殖戶魯觀建說。
除了魚蝦套養,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未來魯觀建還打算將旅游與農業觀光相結合,增加游客垂釣體驗延長產業鏈條,發展鄉村休閑觀光旅游;同時他非常樂意將自己的養殖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助力鄉村振興。
“也可以一起養,市場很大。包括我們的技術方面都可以提供技術的,銷售方面,我們可以給他回收。”龍蝦養殖戶魯觀建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朱婷 熊洋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49/91/1263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