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民瑤雜處”,過去雖無“無茶坊酒肆之設”,但吃酒早已成風,農家幾乎家家會釀。有的人寧可少吃飯,但酒卻不可不喝。明人汝成在《炎徼記聞》中道:“瑤人唯多釀酒,時時枕酒為樂耳……”這也算道出江華人愛吃酒的一番實情。江華的酒好,聞到想喝,看到想吃。一類是燒酒,有酒力。一類是甜酒,不吃酒的人也能吃。燒酒類中有過去釀造的糖泡燒、紅薯雜釀酒,有用稻米釀造的米酒,有用米酒與用糯米釀造的甜酒勾兌的冬酒,有用紅棗浸泡的米酒的棗子燒。冬酒又香又甜又醉人。甜酒類中也有甜酒,有冷開水沖兌甜酒的水酒,有獨具特色的芳香和苦甜相混的“瓜簞酒”,既能止渴又能充饑,是江華酒之珍品,至今江華民間仍流傳著瑤話漢語相同的“nen6不nen6一瓜簞”的口語,足見“瓜簞酒”的名聲久矣!現在在江華賓館還能吃上江華的“盤王酒”,這些都是江華的好酒。
江華人愛吃酒,“怪酒不怪菜”。江華風大,吃酒可以散寒,江華人苦,吃酒可以舒筋;酒糟還可以養豬,物盡其用。正因為如此,江華人吃酒盛矣!江華男人能吃,有的女人也能吃。農忙時節要吃,農閑時節也愛吃,吃酒不講菜,酸菜送酒,花生送酒都能吃。手腳不靈便的老年人,似乎天天吃酒。吃酒也可以少吃飯。
江華人習俗真諄,請客吃酒愛猜枚,“響發響發”。猜枚也稱打枚子、喊枚,也就是劃拳行酒令。酒有酒規,有響枚、潛枚之別有帶帽、砍茅柴、見子數子、添減正之分,有打元帥、打通關、輸家帶馬之異。喊枚出子為準,輸者贏酒,有俗有雅,涉古喻今,不能不算一件樂事。譬如猜一可以喊一,也可以喊一頂元,一頂元就是科舉制1甲第一名,頭名狀元猜二可以喊二,也可以喊兩相好。《易、系辭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猜三,也可以喊三元高中,意思就是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猜四也可以喊四季發財。猜五可以喊五子登科。《三字經》中就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登科典故。猜六,也可以喊祿位高升,“六”與“祿”為諧音,古時可以通假借用。猜七,也可以喊七子團圓。古時有“建安七子”之說,是指東漢建安時期的七位文學家,即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禹、應?和劉楨。猜八,也可以喊八福壽。八仙祝吉有福有壽。猜九,也可喊長久枚。《詩經》中有“歌九如”之句,民間祝壽也常用“天保九如,福祿長久”之詞。猜十,也可喊全福壽。二人出滿指,謂“十全”。“十全”最早出于《周書》,“十全無缺羨鸞和”,這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江華人愛喝江華酒。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詩璇 韓開琪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49/90/1263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