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江華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江華民族文化科技培訓中心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們匯聚一堂,圍繞全縣重點和中心工作,認真參政議政、履行職責,奮力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出席開幕大會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的領導有:江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吳軍臣,江華縣委副書記蔣劍,江華人大常委會主任伍繼承,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江華政協主席義潔,江華第十屆政協主席、二級巡視員陳槐權。以及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唐暉、黎氫、義國友、唐衛平、歐陽江波、高明。應邀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有:文嵩、楊敏、唐亞輝、安青、萬汝青、陳亞名、殷新、唐海東、葉心太、羅梅、鐘江波、黎明柳、唐孝任、何永亮、李新建、蔣星輝、熊麗麗、劉曉萍。
本次大會應到江華政協委員213名,因事因病請假14名,實到199名,符合規定人數。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江華政協副主席唐暉主持開幕式。
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江華政協主席義潔作江華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他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江華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125”發展戰略,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開創了政協工作新局面。組織開展了“喜迎二十大、委員在行動”“聚焦二十大、委員談感悟”等主題活動,引導廣大委員和界別群眾鼓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江華的精氣神。
響應縣委全民招商的號召,積極主動招商,年度招商任務全面完成。全力參與重點項目、財源項目建設,為項目的推進、企業的發展獻計出力,幫助解決具體問題和困難。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引導產業發展,幫助群眾就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00多個。積極參與創文創衛,建立“五包”責任制,全面創建“五好小區”,小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圍繞持續升華“五聯系五到戶”主題活動,深入調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言相關部門站位再提高,工作再下沉;圍繞“兩條主線”,分別開展“加快推進‘一主一特’產業鏈建設”“突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專題協商和對口協商,為高質量發展的“兩大引擎”助力;圍繞“五個瑤都”建設,分別開展“大力推動文生旅融合突破性發展,打造以瑤文化為主的全域旅游品牌”“加快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創建”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為扮靚神州瑤都名片出力。
會同廣西富川政協,在湖廣同心村共同組織了“省際聯動促發展、石榴花開潤瑤寨”跨省際區域協商共建活動,得到了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創建了新的協商品牌。
2022年,143名政協委員通過政協云提交微建議323條,辦復率超過95%,滿意率超過98%,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得以解決,打通了委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按照“六穩六保”的要求,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組織開展“政協+郵儲”銀企對接活動,共為委員企業授信近億元,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利用政協平臺廣泛宣傳江華,展示江華好形象,傳播江華好聲音。依托省政協“云寶賽技能”平臺,對江華6個主要景區向全省推介,其中瑤山水城等3個景區成功躋身全省力推的100強。
義潔要求,要把“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作為政協委員的價值追求,在講政治、鑄忠誠上樹好政協標桿。要準確把握縣黨代會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縣委提出的工作目標,把各界人士的智力和熱情匯聚到高質量發展上來,把干勁和力量匯聚到落實工作的每一個具體措施上來,始終做到與江華縣委、縣政府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廣大委員要提升協商能力,圍繞段書記提出的“拼經濟、抓發展,強功能、優業態,壯產業、穩就業,樹特色、重融合,盯民生、解民憂,保穩定、促和諧,夯基礎、轉作風”七個方面重點精準發力,持續聚焦“五聯系五到戶”、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招商引資、文旅融合、生態環保、創文創衛、“五個瑤都”建設等中心工作,在說的對、說的準上下功夫,推動政協協商從“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要廣泛搭建知情明政平臺,確保民主監督取得實效。要堅持“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圍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選協商議題,深入調查研究,使提出的意見建議更加符合客觀實際,不斷助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要發揮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堅持“廣交朋友、務實合作、共同提高”的方針,大力宣傳江華營商環境和發展優勢,廣泛吸引外地企業了解江華、關注江華、投資江華,為江華招商引資發揮內引外聯作用。要發揮廣大委員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匯集民聲民智,弘揚社會正氣,為江華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形成合力。
義潔強調,要樹牢提質增效的提案和微建議導向,聚焦縣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撰寫立意高、分析準、建議實的高質量提案和微建議。為加快建成全國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標桿、全面建設現代化新江華而團結奮斗!
義國友作政協江華瑤族自治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江華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共收到委員提案164件,經審核立案136件,轉來信件21件。這些提案交由38家承辦單位辦理,17個單位協助辦理,136件提案均已按照規定要求辦復完畢,辦復率100%。其中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97件,占承辦件數的71% ;正在解決或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23件,占承辦件數的17%;因政策限制不能解決或其它原因留作參考的16件,占承辦件數的12%;提案上門溝通率100%,委員滿意或基本滿意率100%。提案中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已被吸納并落實到江華縣委、縣政府相關決策、發展規劃或部門工作中,為推動江華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委員蔣登義、唐長軍、何曉玉、李麗君分別代表文化藝術界、經濟界、共青團界、工商聯僑聯界上臺發言。
吳軍臣指出,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成績的取得,既是全縣上下團結奮斗、努力拼搏的結果,也離不開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同舟共濟、建言獻策。對政協的工作,縣委是滿意的,社會各界也是充分認可的,他代表縣委,向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吳軍臣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爭當全國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標桿的起步之年,眺望前行的道路,有壓力更有動力、有挑戰更有機遇。希望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政協之能”服務“江華高質量發展之為”,進一步凝聚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華答卷的強大合力,奮力開啟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新篇章。
吳軍臣要求,全縣各級政協組織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掌握、全面落實上持續用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在縣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切實做到縣委的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的力量就匯聚到哪里;縣委的部署落實到哪里、政協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吳軍臣強調,各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自覺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履職的價值追求。要在政治協商上下功夫。要在民主監督上講擔當。要在服務發展上勇作為。要為民履職,盡顯務實盡責委員風采。要加強學習,努力提升協商能力水平。打鐵還需身硬。要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努力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水平,促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更好地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吳軍臣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聽取政協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積極為政協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提供保障,不斷鞏固和拓展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工作新局面。為爭當全國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標桿,共同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華答卷努力奮斗!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藍玉春 鐘芳玲 潘嘉誠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amsungeastchina.com/content/646746/58/1231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