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出席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永州市江華縣縣委書記段貴建。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道
“這次黨代會的報告中,關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說得太好了?!庇乐菔谐鱿鲜〉谑吸h代會代表、永州市江華縣縣委書記段貴建激動地說,近年來,江華縣就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落實脫貧攻堅政治任務、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江華是典型的老少邊窮摘帽縣。經過脫貧攻堅戰,2020年底,江華縣所有村已實現集體經營收入“空白村”清零。但村集體經濟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收入來源窄、后續力量弱等問題。據統計,目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社區)303個,占95%;5萬元以下的村(社區)16個,占比5%,
“鄉村要振興,就需要做強‘集體’,才能把集體所有制的體制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農民共同富裕的強大動力?!弊鳛槊撠毠詰鸬睦媳?,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段貴建,在擔任江華縣縣委書記后,賡續脫貧攻堅精神之力,繼續向鄉村振興吹響戰斗號角。
為更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段貴建將《關于強化領導聚合力,多措并舉抓產業,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的提案》帶到了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提案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方案:
一是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建議省委省政府對今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進行目標任務細化量化,明確工作措施、責任主體、時間進度,納入全省各級各部門績效考核和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范圍,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在全省上下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二是建立產業保險機制。建議不斷完善適應村集體經濟產業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的保險體系,擴大產業保險的覆蓋面和承保品種,凡是因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原因造成產業損失的,都應納入保險賠付范圍,提高村集體經濟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是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建立村干部“基本報酬+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薪酬制度,對抓村集體經濟成效顯著的村主干,按照與當地公職人員當年績效考核獎金同等標準給予獎勵。
四是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建議出臺扶持政策,支持社會經營主體與村級集體經濟聯動發展,對獲得政府扶持的經營主體,在一定期限內每年按所獲得政策支持金額的8%-10%的比例返還給項目所在村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強化村級組織與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緊密程度。
五是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對因市場風險、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不可抗因素出現村集體資金虧損的,經紀委監委、組織、審計、農業農村等部門認定后,可對相關責任人不予追究責任或從輕追究責任,解除干部后顧之憂。
六是建立人才培育機制。建議組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家庫”,吸納涉農部門單位、涉農院校的專家,為基層提供精準化服務;繼續舉辦集體經濟發展業務培訓,通過專家輔導、考察學習、經驗交流等方式,著力提升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段貴建表示,下一步,江華縣將不斷探索新路徑、激發新動能,力爭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內,全縣112個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96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達到30萬元以上、9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達到50萬元上、20個鄉村振興衛星村達到100萬元以上。
來源:網絡平臺
編輯:劉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