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的清晨,秋意漸逝,冬味漸濃,界牌鄉伍家寨村的老伍沒有在意天氣的寒冷,早早的拿起鋤頭來到渠道邊往自己的田里引水。
“往年這個時候,渠道里的水是不夠用的,而今年不一樣了,村里重修了攔河壩,田里的水管夠,哈哈……”老伍笑著說。
事情要從一個月前走訪說起,今年10月,界牌鄉在全鄉推進“鄉村振興民主評議月例會”—即每月固定時間召開“月例會”,由鄉領導、村干部、評議會成員、黨員、群眾代表參加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返貧監測、村產業發展等六個方面開展評議。
在當月例行的會前走訪征求意見中,該村聯村領導走訪中多位群眾反映枯水期水田灌溉用水不夠的問題,經走訪調查,伍家寨村有水田800余畝,灌溉全靠攔河壩抽水,而近年來因為攔河壩年久失修,河水抽到渠道里面的水本身量就不大,遇到枯水季節距離河邊稍遠的水田用水就成為一個問題,雖然村委會多次想出資修繕,但因為群眾各抒己見,修繕問題一直沒有落實下來,枯水期灌溉用水問題成為一些群眾心里的一件煩心事。
了解到事情的緣由后,在伍家寨村的第一次“月例會上”,修繕攔河壩成為了一個議題,在經過多輪討論,大家拋棄分歧一致同意修繕攔河壩,項目資金由鄉、村共同爭取。
11月下旬,一條嶄新的攔河壩呈現在伍家寨老百姓的眼前,看著老壩變新壩,感受到用水的改變。伍家寨2組的村民老伍說:“以后的“月例會”都叫上我,我一定多給你們出點子、做工作。”
“月例會”也可以是‘解愁會’,要真正把群眾關注的焦點當作重點,把會開到群眾心里,解決老百姓的心病,堅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真正為群眾解決問題辦實事。”界牌鄉主要負責人說,自今年10月至今,界牌鄉共召開“月例會”12余次,研究群眾各類問題16個。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唐林杰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1/11/24/1045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