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韋院長,您辛苦啦!”“謝謝你們的守護!”“謝謝您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關心和照顧”……一聲聲感謝是對韋愛萍工作的最大肯定和鼓勵。縣民族中醫院副院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韋愛萍,一名白衣戰士,在治病救命的道路上毫不退縮,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詮釋著中醫醫師的責任與擔當。
“因為和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密切接觸過,這些被隔離觀察的患者就更加擔心和害怕,作為唯一能和他們接觸的醫務人員,我不僅要用所學的醫學知識、所得的臨床經驗和執著的敬業精神與他們一起抗擊病毒,更要在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勵與安撫、生活上關心和幫助,這樣才能同心共抗病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作為疫情醫療隊感染科的掌舵人,韋愛萍每天在門診和病房穿梭戰斗,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根據每名患者具體病情遣方用藥,在治療的基礎上還通過面對面或者短信、微信等方式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帶領他們一起做操、健身來提高身體抵抗力,在后續治療中無一例病情加重,患者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在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患者解除隔離,康復出院。
作為醫院的業務院長,韋愛萍積極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有一次,經人介紹前來尋診的李爺爺,70多歲了因為長期胃口差,身體比較虛弱,西醫檢查身體狀況是良好,在經過幾副中藥調理后就能正常吃飯了,他開心得像個孩子。”韋愛萍在回憶這些往事時仿佛是在講述昨天發生的事情,她說道:“這些病例讓我對中醫不斷更新認識和思考,中醫并不是見效慢,而是只有辯證清楚,用藥準確,才能一針見血,直達病灶,治愈、緩解患者的病痛。中醫充滿了魅力,在慢病和急病方面都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在治療兒童手足口病方面,韋愛萍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讓無數家長焦心而來、安心回家,更有周邊縣區的患者家屬慕名而來治療,“聽說你們治療手足口病的技術很好,我帶著孩子坐了幾個小時的汽車來到這,果然非常有效果,看著孩子從哭鬧不止到活潑愛笑,我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來了。”來自道縣的張媽媽對韋醫師的治療贊不絕口,“只要有六成的把握,我就不主張把手足口病患兒轉上級醫院,我們有優秀的技術,更能為患者節省治療費,家長們也很信任我們,我愿意承擔與之而來的風險,讓孩子們都能健康回家。”韋愛萍說道。這樣的病例時常發生,對韋愛萍來說如果病人能夠獲益,適當的冒險與探索,是醫生對患者負責,也是提升個人能力的捷徑。
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生活的經歷為它留下痕跡,在行醫路上,韋愛萍收獲了無數榮譽與掌聲,用實際行動演繹出醫者精彩。“醫者仁心,生命至上”,從醫二十五年來,韋愛萍不忘初心,始終以高度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在一線為患者服務,把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作為自己終身使命,在平凡工作中用自己點點滴滴的付出,默默以真心真意、仁心仁術服務廣大群眾!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盤珂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