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 夏草長,弦歌不輟。7月13日,我縣紅色文化學校——大石橋鄉中心小學香樟樹下,教學樓里書聲朗朗,沐浴著清晨的陽光, 莘莘學子們正誦讀著國學經典。這是我縣教育系統閱讀文化建設工程實施的一組鏡頭。
我縣為革命老區縣、庫區移民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有各 級各類學校(園)336所,在校學生97329人。2017年以來,我縣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出發點,將教育扶貧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 要手段,以“大量閱讀,注重積累,自由表達”為重點,以“師生共閱讀共成長”為主題,大力推進“師生 大閱讀”,切實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打造集養成教育、閱讀與文化建設于一體的德政工程,在全縣中小學中實施“大閱讀 ”工程。
頂層設計,構建閱讀文化建設三維目標
2017年以來,我縣教育局每年召開縣大閱讀現場推進會,將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范疇。全縣中小學所有年級每周至少開設一節閱讀課,將大閱讀內容列入學生學業水平抽樣檢測內容之中,并增加 圖書閱覽專項經費投入。
該工程聚焦“閱讀三維目標”,引領整個工程的逐步實施。
第一個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使學生的知識得以豐富, 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啟迪。尤其是通過閱讀讓學生具有“可持續性接觸知識能力”,讓學習成為學生生命的一部分,讓 學習與學生相伴終生,讓閱讀使未來更精彩。
第二個目標:讓閱讀成為教師的自覺需求,成為教師獲取知識的源頭活 水,用閱讀提升教師素質,用閱讀合理釋放工作壓力,用閱讀提升自我。
第三個目標:創設學習化、人文化、潛移默化的校園閱讀生態環境,讓 校園氤氳書香。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通過閱讀帶動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讓閱讀成為學校一張靚麗的“名 片”,構建閱讀生態,打造學校品牌。
縣教育局長唐孝任說,“教育局2018年6月出臺了《江華瑤族自治 縣閱讀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將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做到全縣完小以上學校,按照閱讀文化建設項目要求,建成圖書館、閱 覽室并系統開展閱讀教學,讓校園處處有書香,讓閱讀文化建設在瑤鄉大地根深葉茂。”
借助外力,助推閱讀文化建設開展
2017年10月,縣教育局與香港“閱讀•夢飛翔”慈善文化關懷 基金簽訂合作協議,引入“閱讀•夢飛翔”閱讀教育項目,現有項目學校11所。2018年10月,縣教育局與上海浦東泉蒙閱讀文 化交流中心簽訂合作協議,為我縣6所學校捐贈了班級圖書角,為全縣鄉村學校的閱讀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借助“外力”,我縣的閱讀工作如虎添翼,進展順利。
7月4日,江華縣思源學校小學部舉行了以“品味書香,逐夢飛翔 ”為主題的閱讀表彰大會上,書香少年代表張梓懿在獲獎感言中表示:“一本本書,像陽光一樣照耀我健康成長。讀書雖然 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卻能沉淀我們生命的厚度。”
“大石橋鄉中心小學作為我縣第一批實施香港文化關懷慈善基金會 ‘閱讀•夢飛翔’項目試點學校之一,兩年多來積極有序地推進校園閱讀文化建設,通過大閱讀教育實現了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彎道超車’的目標。2019年,學校獲得我縣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年度績效考核優秀,學校獲得我縣名校稱號。”該 校校長奉前茂自豪地介紹。
建立模式,定型閱讀文化建設格局
為了穩步推進教育系統閱讀文化建設,全縣中小學學校實施“六個 一工程”。即各校建設或完善好圖書室,每班建一個圖書角;各校每天開一節午間閱讀課,時間不少于30分鐘;各校每周每班上好 一節閱讀課;各校每月舉行一次讀書報告會或交流會;各校每期舉辦一次讀書評比活動;各校每年舉辦一屆讀書節。
據了解,該工程實施四年以來,提升了瑤山學校的辦學品位,徹底改變 了學校精神面貌。目前,全縣中小學校閱讀氛圍濃郁,“沱江鎮第二小學”等一批“書香型”校園正在涌現;全 縣中小學生閱讀習慣趨于向好,80%的學生閱讀習慣良好;90%的學生閱讀技能、閱讀素養得以提升。該工程實施惠及4000余教師。2019 年,縣教育局組織27人參加全市青年教師素養大賽,獲一等獎3人次,二等獎7人次。自項目實施以來,課題研究蔚然成風:2019年上半 年,全縣評審出98個縣級立項教研課題,這些課題切口小,特色濃,易操作,聚焦立德樹人,提升教學質量,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此 外,2019年4月,我縣還申報了6個2019年度省十三•五規劃課題,4個市級十三•五課題。
該工程的實施,把校園打造成學生學習的樂園,促進了學校內涵和特色 發展,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惠及我縣10余萬學子。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梁天勝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