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芒營鎮白牛山完小,她緊鄰廣西富川縣,緊挨著洛湛鐵路,是我縣的一所鐵路窗口學校,每當火車經過都能夠聽到“嘟嘟 ”的轟鳴聲,但這有一種遠比火車聲更悅耳的聲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蕩漾在時空中,那就是孩子們的朗朗書聲。
“叮鈴鈴”下課鈴聲響起,在這里的課間十分鐘,嬉笑打鬧 的場景少見,反倒是教室外書架上一排排整齊的課外讀物,瞬間就空了,孩子們盤著腿席地而坐,一張張稚嫩而認真的臉正在享受著來 自坐在地上的讀書樂趣,有的獨自安靜地看著,有的圍成個圈互相分享自己看書體會。上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又會原原本本的把書放回 書架。這兒的閱讀氛圍在鄉鎮小學里是難得一見。
來自三年級(二)班的羅小帥(化名),酷愛看書,一聽到下課鈴聲響 起,便沖了出去,直奔書架,準確地拿過還沒有看完的《金沙古國》,生怕別的同學搶先拿了去,然后找個地兒坐下認真看書,看得津 津有味地時候口水都差點流到了書上,小手兒迅速地將口水揩了去。羅小帥同學自豪地介紹“教室外面書架上的書我已經看了有二 十多本了,教室里面還有一個泉蒙圖書角,那里的書我基本都看過”。
翻開一本書上面標注著“趙桂秀老師捐贈”,據趙老師介紹 :“我是廣西富川人,畢業后來到江華工作,2018年下半年從碼市鎮啟漢小學調入白牛山完小。最開始發現這里的孩子比較靦腆, 一下課看到老師就跑了,與孩子們相處了一段時間,感覺他們課外閱讀太少了,好的書籍是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個窗口,也是孩子 們健康成長的一個必要保障,于是用自己一個月的工資,以個人名義向學校捐贈了309冊圖書。”
趙老師所捐贈的書是學校受捐贈的第一批書籍,秉承“綠色閱讀 ”原則,書都是校長、老師們認真考究,并對照教育部門給出的書單精心挑選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正版書籍,涵蓋讀書 育人、天文地理、人文歷史、思維啟蒙、法律法規等內容。一本本新書被摸得泛黃、頁邊角泛起了“卷卷”,事實證明孩子 們都愛看。
2019年初,白牛山完小迎來了第二批捐贈的書籍。據校長孔祥明介紹, 那次捐贈是由93屆16班校友首彩桂牽頭的,她現在是本縣大石橋鄉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她了解白牛山完小的情況,圖書室小、藏書量 少。這里是她的母校,同樣作為教育行業的耕耘者,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于是以班長之名召集當年的校友籌資近 兩萬元,為母校捐贈了580冊精美的圖書。
同年2月,校友何武平帶動97屆26、27班的部分同學對母校捐贈了184冊 圖書。“如何讓這些校友、老師捐贈的書實現最大化的利用價值,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2019年初我創立了這個‘閱讀公益 站’,每個教室門口都設立一個書架,擺上他們捐贈的書,讓孩子們隨時隨地能夠翻閱。小孩子們都喜歡‘湊熱鬧’, 以前下課了喜歡玩泥巴、到草叢中抓蟲子、甚至是拿著掃把嬉笑打鬧。現在大家都喜歡‘湊熱鬧’看書了,他們在課堂上也 更樂于分享了。聽家長們反映,學生回到家也不找他們要手機上網玩游戲了,而是認真地寫作業、做家務,還會跟他們分享在學校的學 習收獲。”
白牛山完小占地面積14867平方米,現有學生736名,教職工32名,之前 圖書室面積不到二十平方米,加上師資力量不夠的情況很難實現有專人看守圖書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借閱。據孔校長介紹,“閱讀 公益站”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而定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閱讀面,讓學生對書中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 到最后轉變為對讀書感興趣,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
孔校長說“把閱讀的種子播散在孩子們的心中一直是我的心愿,新 時代倡導全民閱讀、綠色開放閱讀,學校教育是主陣地,我們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做好閱讀的推廣人,讓書香浸潤校園,讓學生愛 上閱讀。全民閱讀從娃娃抓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閱讀會成為全民新風尚。”
來源:白芒營鎮人民政府
作者:龍靈芝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