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江華手機報
編輯:redcloud
2018-05-11 16:34:20

江華融媒
—分享—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農歷三月廿三
天氣:小雨19℃~24℃
【縣城環境空氣質量日報】
根據GB3095-2012和HJ663-2013評價標準,2018年5月6日0:00時—24:00時空氣質量指數(AQI):36;AQI級別:一級;空氣質量:優。
【導讀】
★龍飛鳳深入企業開展實體經濟三走遍活動
★江華智慧紀檢監察平臺壓實農村干部作風
★市衛計委開展結核病防治、免疫規劃督查
★縣政法委組織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
★大圩軍田村流轉土地種植特色水果黑老虎
【瑤都要聞】
★龍飛鳳深入企業開展“實體經濟三走遍”活動
為更好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加快推進產業項目建設,6日,縣長龍飛鳳深入高新區企業開展“實體經濟三走遍”活動,先后到盛華達鋰電池產業園、泓順龍智能終端產業園等企業,實地走訪察看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情況,詳細了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將問題交辦相關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
龍飛鳳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以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積極主動聯系企業,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電、招工難等問題,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全力打好園區升級戰役。(張美蓮)
★江華智慧紀檢監察平臺壓實農村干部作風
“鄉村干部只需用手機在‘瑤都清風’微信公眾號點一下‘打卡’選項,后臺管理人員就能第一時間知道他的具體位置。”4日,縣紀委技術保障室負責人演示運用“互聯網+監督”平臺對鄉村干部進行微信考勤的流程,這是我縣開展農村干部作風問題專項整治一項強力舉措。
為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我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干部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向農村“四風”頑疾亮劍。重點整治脫貧攻堅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假身份”建檔立卡,“假程序”公示評議,“假產業”套取資金,“假資料”“數字脫貧”和虛假“摘帽”等六類問題。
我縣將全縣17514名黨員、16005名監察對象的有關信息輸入“互聯網+監督”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實行“實時定位”“精準監督”。整合全縣紀檢監察力量,通過集中檢查、暗訪抽查、專項督查、舉報調查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開展監督檢查,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旦發現問題,嚴肅處理到位。對以權謀私、違紀違法的,堅決立案查處。加大問責曝光力度,公開通報曝光典型案例,確保作風建設規定落地生根。(尹世祿)
★市衛計委對我縣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免疫規劃工作督查
4日,市衛計委疾控科科長唐少斌、市疾控中心主任陳伯中、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鄭敏,市疾控中心結防科科長楊偉林等深入江華縣一中、涔天河鎮中心小學、涔天河鎮搖籃幼兒園、涔天河鎮衛生院開展結核病防控、免疫規劃相關工作督查。
通過督查,發現學校對相關文件要求落實基本到位,但還是存在晨午檢登記不規范、結核病健康教育力度不夠、查驗接種證學校不夠重視等問題。陳伯中要求,學校務必要高度重視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強化日常結核防控工作,針對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堅決避免肺結核在校園內廣泛傳播。同時要完善與教育部門的溝通,做好2018年入學入托接種證查驗工作,保證每個兒童都查驗到位,避免相關傳染病在學校的暴發。(唐劍波)
★我縣多部門聯合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
為切實消除校園及周邊各類安全隱患,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為校園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育人環境。3日至4日,縣委政法委組織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等有關部門、鄉鎮聯合對縣城內的中小學校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行動。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以校園周邊為重點整治區域,重點打擊盜竊、敲詐、搶劫等侵害師生人身權利和防礙校園正常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重點整治治安復雜場所和治安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整頓校園“三無”車輛搭載學生、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加強校園周邊固定和流動攤點的管理,清理亂擺亂賣的現象;整治學校周邊亂搭亂建、堆放雜物,取締校園周邊非法出租屋及違章建筑;嚴格規范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食品安全制度,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等。整治行動將分三個階段對校園及周邊環境進行調查摸底、集中整治、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并形成長效機制,完善“平安示范校園”創建總規劃。
行動當天,專項整治組來到城區的縣一中、沱江鎮二小等中小學校進行了全面排查,對學校周邊地下非法網吧、銷售各類非法出版物、校園及周邊亂設攤點、占道經營、銷售“三無”商品食品、托管機構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破壞校園周邊環境和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進行整頓,查處問題12起,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12份。(劉航宇)
【為民服務】
★大圩鎮軍田村流轉土地種植特色水果
大圩鎮軍田村是一個瑤、壯、漢多民族聚居的村落,也是江華縣50個高寒山區村之一。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農田耕作、杉木銷售和外出務工,收入來源窄,經濟效益低,但該村平均海拔847米,最高處1150米,非常適合發展高山林下種植。
今年以來,該村在縣農委的幫扶下,緊密圍繞精準扶貧主線,致力探索和開發特色水果產業,采取“市場引導+合作社經營+基地管理+貧困戶參與”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黑老虎700余畝。該水果適合生長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上,不擇土壤、喜光耐陰、粗生易長、病蟲害少,幼苗定植后第二年即可掛果,四年后進入盛果期,成年樹能耐40℃高溫和零下20℃嚴寒,6—7月邊揚花邊掛果,果實在10月到11月開始成熟采摘。該項目可解決貧困戶勞力就業200余人,豐產后產值可達1000萬元,實現人平均增收800元以上。目前,該村已經完成第一期種植35畝。(梁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文明創建公益廣告】
凝聚誠信正能量,彰顯瑤都新形象。
【綜治民調】
平安創建,我知曉、我參與、我奉獻!
【禁毒宣傳】
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
【掃黑除惡】
堅決鏟除黑惡勢力、讓黑惡勢力無處可逃。
【禁燃宣傳】
自5月8日零時起,縣城城區內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頭條關注】
★湘新增雪峰山魚腥草等5個地理標志產品
5月7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雪峰山魚腥草、雪峰山魔芋、紅糯稻、龍山百合、德山大曲為湖南省新增的5個地理標志產品。此次新獲批準的5個產品,有4個分布在貧困縣市,既是湖南省地方特色產品的代表,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抓手。
湖南省質監局總工程師李丁表示,湖南歷史文化悠久,物種繁多,具有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湖南作為傳統農業省份,目前還有51個貧困縣市。要努力充分發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讓更多“湘味十足”的土特產帶著“地理標志”這張名片走出大山、走向市場,讓更多的貧困群眾搭上“地理標志”這趟快車走出貧困、奔向小康。(紅網)
【要聞速覽】
★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發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母嬰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母嬰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10萬,全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7.5‰,同時開展妊娠風險防范、危急重癥救治、質量安全提升、專科能力建設、便民優質服務等5大行動。《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覆蓋城鄉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兒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兒童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7.5‰和9.5‰以下。(人民網)
◆截至今年3月底,湖南省共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9249件,立案4813件,處理12221人,追繳資金1.519億元,退還群眾資金0.352億元。(紅網)
◆發改委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高鐵站周邊區域合理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新建鐵路選線應盡量減少對城市的分割,新建車站選址盡可能在中心城區或靠近城市建成區,確保人們出行便利。(中新網)
◆中國海軍首艘國產航空母艦近日已完成首次艦載機(直-18直升機)降落,本次起降預示著中國國產航母的系泊試驗又向前推進了一個階段。(中新網)
【輿情觀察】
★面對違規學生 教師緣何喪失懲戒權?
近年來,面對學生的違規行為,教師敢于嚴厲批評、適度懲戒的越來越少了。教師懲戒權,作為教育者曾經天賦的權利,正在悄然流失。懲戒權的喪失,導致師生關系扭曲,校園欺凌得不到有效制止,學生打老師現象時有發生……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缺乏正常引導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普遍,尤其是一批獨生子女已成為父母,他們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在新生家庭孩子身上繼續,認為孩子不能受到一絲傷害。其實絕大部分老師的懲戒并不是一種傷害,而是出于關愛。把子女看得過重,嬌生慣養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一些孩子從小過份嬌慣,抗壓能力弱,有的拿離家出走、跳樓當作對付家長的方法。
>>輿論削弱了教師群體的權威感
近些年來,許多人潛移默化地不再認可教育懲戒是一種必須手段,似乎學習就應該是快樂的,老師只能對學生和顏悅色,久而久之導致一些學生對老師缺乏敬畏。不可否認,現實中存在一些素質不高、缺乏職業道德的教師,負面案例頻頻曝光后,在網絡輿論的放大效應下,很容易讓人們形成對教師群體的負面印象,一些教師因而感覺底氣不足,難以行使懲戒權。
>>懲戒尺度難把握 懲戒不等于懲罰
南昌二十八中初一語文老師孫海東從事教學近40年,他認為懲戒符合心理學、教育學規律,是有必要的。但是不科學不規范就會被濫用,一些教師認為懲戒就等于懲罰,甚至等于打學生,就會簡單粗暴。要使懲戒有效、規范,教師的教育素質本身要相應提高,有些孩子接受懲戒以后,因從眾心理表面上接受了,實際上心理被毀損。處罰和鼓勵相結合,孩子更能接受,教育效果更好。
>>小編結語
目前,青島正發動專家、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研究制定關于教育懲戒的具體實施細則,讓懲戒成為教師的職業性權力。專家建議,從立法層面系統確立教育懲戒制度,在教師法中明確懲戒為教師的職業性權力。教育懲戒權的實質是教師管理權。明確教師在管理學生過程中如何行使管理權,或可改變學校與教師在具體學生管理中的尷尬境地。(紅網綜合)
【微關注】
★湖南一高校每周四天禁止宿舍半夜打游戲玩抖音
湖南商學院近日下發通知,五一假期后,通過技術手段禁止學生周一到周四23:00-8:00在寢室玩游戲,學校還附上了具體的游戲黑名單。這份“黑名單”包括絕地求生、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網絡游戲,斗魚、虎牙等直播平臺和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學校回應稱,因為之前很多同學夜間玩游戲,影響了自己和同學的休息,經過聽證會后頒布了這一規定。新規定主要應用于校內網,對于學生用流量上網沒有限制,通過技術手段限制學生玩游戲,不影響其他操作。(紅網)
>>網友熱評
@牛加加:禁得好,我怎么沒遇上這么好的學校!
@城西的晨曦:大學四年可被打游戲的室友害慘了,天天玩到凌晨兩三點,輸了一驚一乍的還砸鍵盤,差點成神經衰弱!
@流浪者:無數大學生沉迷于游戲,這個規定是正確的,但現在都是手游了,還是要靠自覺!
【幽默笑話】
★聽到有人說女生對動物毫無抵抗力,我就笑了。那為什么她們對單身狗愛理不理?
【溫馨提示】
《江華手機報》由中共江華瑤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和紅網共同主辦。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多提寶貴意見并提供新聞線索。聯系電話:0746-2330110;投稿郵箱:jhxww123@163.com;客服熱線:0731-82204998。為保證您的手機能及時接收江華手機報,請及時清空內存。(未標注來源的新聞均來自紅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