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紀委組織召開全縣作風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推進會,向各單位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監督執紀問責的實施意見》,再次念響作風建設“緊箍咒”。
為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該縣成立以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任組長的作風建設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領導小組。突出工作重點。嚴查單位機關內部食堂違規公款吃喝、“一桌餐”、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使用公款購買消費白酒、私車公養、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違反“禁酒令”、涉賭涉毒等八類重點問題。明確工作任務,要求各鄉鎮每月報送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不得少于2條,縣直單位不得少于1條。
創新督查方式。開通“瑤都清風”微信公眾號“四風”隨手拍、一鍵通功能,拓展問題線索來源。堅持“外調”與“內查”相結合的立體督查方式,采取蹲點盯梢、突擊檢查、調取發票、巡察問題移交等過硬手段,經常性開展財務監督,切實增強監督效果。從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界、企業、基層和媒體代表中聘請9名特邀監督員,用好輿論監督,進一步整合監督力量。
開展“作風督查問責突擊月”專項行動。從2017年10月20日開始,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作風督查問責專項行動。從縣紀委派駐紀檢組抽調人員組成四個督查組,對全縣開展作風檢查,組織財政、農經、公安、交警、國稅等部門組成查賬組、涉黃賭毒酒駕整治組、婚喪喜慶事宜整治組、稅務發票清查組、信訪審理案卷核查組等五個專項小組,重點整治違規公款吃喝、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違規收送紅包禮金、變相公款旅游、涉賭涉毒等“六大頑疾”。
健全長效機制。建立作風督查一月一通報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網+監督”平臺建設,形成“制度+科技”的長效機制。對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在江華政府網、江華新聞網、江華電視臺等縣級主流媒體及“瑤都清風”微信公眾號開辟專欄,定期通報各鄉鎮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公開曝光典型案例。限時辦理、嚴格問責。對群眾舉報和重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實行分級分類處理和臺賬銷號管理,要求一般性問題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并及時反饋舉報人;重點問題在15個工作日內拿出擬處理意見,報領導小組辦公室;應予以立案調查的,堅持快查快結,一般性案件在10個工作日內結案。
完善考核問責。對連續3個月排后3位的鄉鎮,約談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并取消作風建設考核評先評優資格。采取累計扣分的方式,對縣直單位作風建設進行季度考核,對季度考核排后3位的單位,約談其主要負責人。實行單列考核。將“糾‘四風’、治陋習”專項整治和“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單列考核排位,同時將結果折算計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績效考核等相關考核項目分值。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尹世祿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