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些干部職工違規違紀違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軌跡表明,問題發生、發展的軌跡,往往是由小到大逐漸演變的。為嚴把防范關口,減少違規違紀和腐敗的發生幾率、降低黨員干部的違規違紀概率,江華瑤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自2013年以來,結合國土資源工作“關注度”、“風險度”高的實際,探索開展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工作,有效消減了黨員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江華縣國土資源局開展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基本做法
江華瑤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共有在職干部職工119人,其中,副科級以上領導13人;股室隊所中心29個。該局從2012年開始探索嘗試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對27名黨員干部進行過廉政警示或提醒教育。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召開后,江華縣國土資源局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局黨組切實擔負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局紀檢組承擔監督責任,2014年2月,人事調整履新后,又對14人進行了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確定廉政警示提醒定位和情形范圍。廉政警示提醒與以往的誡勉談話等有所區別,廉政警示提醒適用情形共9類:一是在領導干部履新升遷、出國、就醫、操辦婚喪嫁娶事宜、子女入學或中秋、春節等重要節點時,使用教育在先、預防在先措施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敦促其認真執行廉潔自律有關規定,防止大操大辦、借機斂財;二是群眾對某位干部或某種現象普遍有議論或微詞的,按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使其引起注意,避免臆測問題演變成事實;三是群眾反映比較強烈但沒有明確具體問題的,本著打“預防針”的原則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使其增強自我約束意識,促使問題逐漸淡出;四是個別黨員干部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采取及時提醒、事前防范措施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使其防止問題發生,把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五是黨員干部有輕微問題但不構成違紀的,運用嚴肅批評、矯枉過正手段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促其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六是單位或個人存有一些共性問題的,宜采取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措施,與單位上級主管領導或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逼其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七是對權力集中,工程、資金密集等腐敗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主要負責人或有關領導,實施問題導向、風險導向措施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使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防止腐敗問題發生;八是對群眾意見較多、滿意度較低單位和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采取督促整改、完善提高措施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使其深挖根源,找準問題,對癥下藥,認真整改;九是其他需要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情況。廉政警示提醒主要是事前或問題發生初期的談話,目的是警示和提醒。通過廉政警示提醒,達到“不讓疑似問題發生,不讓苗頭發展,把問題消滅在未發生前或者萌芽狀態中”。
2.廉政警示提醒工作流程和程序。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主要以局紀檢組為主,具體工作的程序和步驟為:一是局紀檢組帶領監察室、政工室按照分工收集信息線索,注重從信訪舉報、專項檢查、明察暗訪、談話談心、日常工作、網絡輿情中積極捕捉和掌握苗頭信息。二是每月進行信息通報分析,從中篩選出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對象。三是相關負責領導根據篩選出的需要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對象基本情況給出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意見或建議,并確定主談人。一般情況下,股室隊所長由局主要領導親自或委托其他局領導進行,股室隊所副職及其他工作人員由局紀檢組長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四是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前,主談人熟悉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對象的情況,提前設計好談話主題和內容。五是由監察室召集主談人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對象,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談話。談話后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對象簽署《廉政承諾》。六是監察室對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效果進行跟蹤,并將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結果向局紀檢組長報告。
3.注重廉政警示提醒方法,體現組織關懷。堅持“剛柔并濟”,在紀律教育上體現剛性要求,在教育方法上體現柔性關懷。一是以誠相待。規定廉政警示提醒教育要做到“四不”,即談話內容不做記錄、不要求廉政警示對象寫檢查、不要求廉政警示對象簽字、不入廉政警示對象檔案。二是善意提醒。以正面激勵、鼓舞為主,減少談話對象的抵觸情緒。三是曉以利害。談話時明確指出廉政警示對象在思想上、行為上、作風上存在的問題,指出其任由問題發展可能引發的后果和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并進行有關黨紀政紀條規的解讀和廉潔自律有關要求的提醒,促使談話對象真正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針對“病根”提出切實可行的糾正方案。
二、開展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意義
1. 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是防微杜漸,抓早抓小的有效手段。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三次全會工作報告中均明確提出,“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反映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誡勉、函詢、教育,防止小錯釀成大錯”、“要督促各級黨委和紀委抓早抓小,發現領導干部苗頭性問題及時了解核實、誡勉談話,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聲”、“堅持抓早抓小,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踐的無數事例也證明:抓早抓小、及早發現、及時提醒、適時糾正,是防微杜漸、防范錯誤變成事實的有效手段。
2. 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是關口前移、防止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措施。腐敗案件一旦形成,就會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的損失,就算查處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最主動的辦法就是不讓問題發生,或者一旦發生問題就及早遏制住不使其發展,把功夫下到問題尚未發生或者剛剛發生之時,而不是被動地查處、事后去挽回影響。
3. 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是組織關愛干部,幫助黨員干部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就黨員干部本身來講,受到查處時,不少人都表示,如果當初組織給自己提個醒,也許就不會越陷越深,犯這么大的錯誤。從組織和上級領導角度看,在對黨員干部教育中,如果發現有干部存在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及時進行提醒、教育、批評,能防止其在違紀違法道路上越走越遠。從紀檢監察機關角度講,其全部職能實際是做人的工作,“不教而誅”既不符合職能要求,也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
三、開展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初步效果
1.及時提醒,把可能發生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通過廣開信息收集渠道,對“帶菌”干部及時“消毒殺菌”,使許多可能發生或即將發生的違規違紀行為在萌芽狀態得以解決。如通過對一國土資源所長談話,及時化解了其思想疙瘩,防止了其走向極端行為的發生。
2.及時糾正,防止小問題向大問題演變。針對“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狀況,重點圍繞作風懶散、公車私用等問題及時進行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糾正問題,有效扭轉了不正之風。
3.及時施治,解決了一些普遍性的突出問題。認真總結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中發現的共性、普遍性問題,逐個開展專項治理,完善相關機制制度。如針對談話中發現的專項資金撥付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搭建監管平臺,發現和糾正問題資金68.5萬元。
四、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1.存在問題。一是認識“跑偏”。有的黨員干部覺得是廉潔干部不用提醒,是腐敗分子廉政警示提醒也不起作用,搞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意義不大;有的黨員干部認為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是“軟” 措施,拖一拖,放一放,對全局影響不大。二是主談單一。少數局領導和股室負責人對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缺乏統籌安排,導致紀檢監察機關單兵作戰、唱“獨角戲”,沒有真正形成“一盤棋”的格局。三是把握失準。“教育在先、預防在前”問題把握不準確。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只限于群眾有反映或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而不是存在違紀違法行為的黨員干部。四是界限不清。廉政警示提醒教育與其他談話形式存在區別,既不能以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代替其他談話,更不能以談代查、以談代懲,要注意防止因廉政警示提醒教育造成重要案件線索流失。
2.對策建議
1.要強化黨組的主體責任。黨組要按照“一崗雙責”要求,自覺把廉政警示提醒教育融入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之中,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親自審核把關、親自實施廉政警示提醒;分管領導要經常聽取匯報,及時掌握情況、解決問題,加強督促指導。
2.要強化紀檢組的監督責任。紀檢監察機關是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組織實施者,必須強化監督責任,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各部門的指導,推進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3. 要突出廉政警示提醒教育個性化。廉政警示提醒教育是事前監督的重要方式,與以往傳統的廉政教育形式不同,應更加注重個性化。因此,必須堅持因時制宜、因人施教、分類施治,并觸及問題本質,增強針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切實防止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4. 要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從活動的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網絡平臺、征求意見等各個環節中發現廉政警示提醒教育的信息線索;另一方面,要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及時對“帶菌”和“免疫力”較低的黨員干部“洗洗澡”、“治治病”、打打“預防針”,充分發揮廉政警示提醒教育作用,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效。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陳愛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