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期
中共江華瑤族自治縣委黨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5月27日
【活動動態】
編者按:5月16日下午,在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三次推進會上,沱江鎮、碼市鎮、縣人社局、縣教育局和縣委第六、第十督導組分別介紹了經驗。現將他們的好做法、好經驗分3期刊發,供學習借鑒。
沱江鎮:明確“三四五”思路 確保活動出實效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沱江鎮結合鎮情實際,按照把握“三個點”、開好“四個會”,做到“五個好”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教育實踐活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理清思路,把握方向。一個好的思路,是指導整個活動開展的靈魂,也是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在安排部署活動時,鎮黨委明確了要始終按照把握三個點(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開好四個會(活動動員會、學習討論會、民主生活會、總結評議會),做到五個好(學習教育好、批評開展好、整改落實好、組織領導好、任務完成好)的工作思路來扎實推進教育實踐活動,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創特色,活動開展求實效。
從嚴要求,確保質量。一是在材料上嚴格要求。各支部的方案、支部書記的講話均經過了鎮指導組、鎮活動辦、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以及縣委督導組的審核把關。凡資料未審核過關的,堅決不允許召開動員會。二是在參會人員上嚴格要求。黨員參會率必須達到100%,而且參會人員中必須有各個不同層次的人員。三是在督導上嚴格要求。每個村、社區在召開動員會時,要求鎮指導組成員必須親臨會場指導并講話。四是在活動標準上嚴格要求。每個村(社區)統一制作了宣傳欄和征求意見箱,規范了宣傳手段。
廣征意見,勇于較真。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采取了多途徑、多渠道,面對面、背靠背等方式聽取意見。一是召開不同層次座談會聽取意見。先后召開鎮、村干部、人大代表、重點項目代表、鎮屬機關負責人、群眾代表六個層次的座談會廣征意見。二是走訪調研。深入基層一線,實實在在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求。三是發放征求意見表。據統計,共召開座談會13場次,發放征求意見表近300份,收集走訪記錄976份,共收集梳理到對黨委班子意見56條,對班子成員意見87條,為下步查擺問題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嚴格學習,從嚴過關。在學習教育方面,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討論、理論考試、知識搶答賽等形式,讓每位參與者對理論學習真正做到入腦入耳入心。同時,加強對學習記錄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抽查,如在理論考試不及格的,必須按要求進行補考并現場答問。
統籌兼顧,有機結合。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鎮黨委始終將活動作為統攬和推進各項工作的總抓手,作為當前最大的事,最緊的事來抓;始終將活動的開展與沱江鎮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全豐收”。目前,全鎮各項工作尤其是重點項目工作在活動的引領下,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了征地1450畝,房屋拆遷21座,遷墳350穴,調處矛盾糾紛890余起,有力地確保了九恒條碼、四聯移民安置點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確保了全鎮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碼市鎮:真學習重實踐 接地氣求實效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碼市鎮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強化多措并舉,認真落實規定動作,積極豐富自選動作,迅速掀起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熱潮。
加強組織領導,扎實推進活動。認真履行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鎮黨委班子成員帶頭示范,方案材料、文件資料均由主要領導把關,多名領導審核發文。并從鎮里精心選派了36名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作風過硬的黨員同志分成9個指導組,檢查指導全鎮61個基層黨支部的教育實踐活動。鎮黨委班子成員在活動中分頭包片包村指導,參加各支部的學習教育活動,堅持標準,嚴格把關,上緊發條,確保活動不走過場。
創新宣傳載體,筑牢活動根基。在學習教育方面,提倡真學、真懂、真用,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討論、網上自學、組織考試等形式,開展上黨課、走訪黨員同志、開設學習宣傳專欄、評選學習先進等活動,提高黨員同志參學的積極性。每周二、四晚上6:00-9:00,在一樓大廳電子大屏幕播放專題教育片,不僅吸引了機關內黨員的觀看,也吸引了周邊群眾觀看,反響良好。同時,積極開展宣傳工作,設立永久性宣傳牌一塊,宣傳欄四個,開設兩期學習專欄,刊登學習心得82篇。同時,指導各村以黑板報、專欄、標語等方式,對活動的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
注重嚴格要求,強化問題導向。在聽取意見方面,采取走村入戶調研、召開專題座談會、開展民主評議等方式征求意見和建議。黨政班子成員下村組召開座談會,與群眾面對面談心,了解群眾內心想法,傾聽群眾實際需求;各黨員干部走村入戶,訪貧問苦,共走訪群眾600余人次,填寫走訪調研記錄表500余份。針對評價講好話的多,提問題的少,講工作問題的多,講作風問題的少的情況,鎮黨委要求領導班子及成員深入剖析自我,對個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反思,自我警醒,確保有什么問題就提什么問題,是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落到實處。各村(居)黨支部設立征求意見箱,認真聽取群眾意見,梳理自身存在的問題,重點在解決四風問題、提高工作能力、服務群眾上下功夫。
強化推進措施,力爭取得實效。鎮黨委以活動開展為契機,從解決機關干部“軟懶散”著手,整頓工作作風,大力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問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小康村建設,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加強干部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有關規定,嚴格上下班考核制度,鎮里設立作風辦,不定期開展督查,對發現的違規情形給予處罰并通報批評。建立機關干部學習制度,每周三為“干部集中學習日”。強化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實行“優勝劣汰,競爭上崗”,增強干部的責任心和執行力。二是建立幫扶制度。黨政領導聯系一個片,駐村干部聯系一個村,黨員干部聯系一個幫扶對象, 特別是對全鎮26名弱智、殘障、孤兒進行全面摸底建立臺帳,明確黨政班子成員為幫扶責任人,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密切聯系群眾。繼續落實黨員干部職工進村為民服務的若干規定,黨員領導班子在活動期間與群眾同吃同住7天,走訪農戶不少于20戶,走訪黨員不少于15戶,完成教育實踐活動調研文章一篇;鎮機關干部每月住鄉鎮不得少于20天。駐村干部入村率要達到100%,入戶率要達到95%。四是優化產業結構。在林區片發展天麻、厚樸、茶葉等特色種植業;在農區片建設綠色農業基地,繼續擴大有機稻種植面積,連片開發西蘭花、馬鈴薯、紫長茄等綠色蔬菜種植;在城鎮周邊利用承接廣東產業轉移優勢,加快推廣制香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加快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報: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第八督導組,縣委常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黨員縣級領導
發: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各鄉鎮黨委,縣直各單位黨組織,江華經開區黨工委,縣委各督導組
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6月3日印發
E-mail:2325639@163.com 傳真:2326677 (共印200份)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