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簡 報
第 21 期
中共江華瑤族自治縣委黨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活動動態】
沱江鎮:“四嚴格”抓實活動
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沱江鎮強調“四嚴格”要求抓好活動第一環節工作,確保全鎮教育實踐活動“規定動作”不走樣。
一是嚴格規定程序要求。嚴格要求各黨支部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抓實、抓出成效,程序上不打折扣、不走過場,鎮活動辦要高標準、嚴要求,把好教育實踐活動質量關,各黨支部書記講話稿和村(社區)支部教育實踐活動方案必須經鎮指導組、活動辦、鎮黨委和縣委督導組層層審核,經批準后,方能在鎮指導組的指導下召開支部動員會。
二是嚴格學習教育培訓。鎮黨委組織召開專題學習培訓會后,要求各黨支部必須按照活動要求,采取個人自學和中心組學習等方式進行,集中學習不少于3天,要求各支部必須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章》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市委十項規定、縣委“26條”、《學習輔導60問》、《捕蛇者說》、《松樹的風格》等內容,并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同時開展好專題討論,交流學習體會。
三是嚴格組織紀律要求。以鐵一般的紀律要求黨員干部,既要嚴格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又要嚴格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紀律;既要加強正面教育,又要強化紀律約束,對頂風違紀者要從嚴懲處,發揮警示和震懾作用,使黨員干部把落實各項規定、遵守紀律化為自覺行動。
四是嚴格信息報送制度。嚴格活動信息專報制度,要求各黨支部要及時上報教育實踐活動進展情況、推進活動的好做法、正反面典型案列和收集到的意見建議,以及其它有關重要情況。(沱江鎮黨委供稿)
縣檢察院:“四個一”工程服務群眾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縣檢察院以密切檢民聯系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切入點,大力實施“四個一”工程,不斷拓寬聯系服務群眾渠道。
發放“一戶一報”。該院把去年以來的隊伍建設和特色亮點工作編輯成《瑤都檢風》,印刷10000余份,速遞到全縣各社區、村組,讓基層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江華檢察那些事”,拉近了檢察機關與群眾的“零”距離,消除了檢察機關的“神秘感”。
架設“一村一欄”。為拓寬檢務公開的覆蓋面,增進群眾對檢察工作的了解,該院將全院基本情況、領導班子的聯系電話和各科室工作職責做成檢務公開宣傳欄500余塊,在全縣各鄉鎮、人口大村和密集的地方懸掛,實現檢務公開“村村通”,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直接連線檢察之窗。自“一村一欄”搭建以來,共接待群眾電話舉報、來信來訪300余人次。
構建“一鄉一室”。針對檢察機關在基層“立足腳”缺失的窘境,該院擬在全縣22個鄉鎮設立檢察室聯絡室。其主要職能是受理轄區內公民的舉報、控告和申訴,同時在轄區內開展與檢察業務有關的法制宣傳、法律咨詢和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收集職務犯罪案件線索,并結合檢察業務工作,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參與社區矯正和對特殊人群的幫教管理,運用檢察職能參與社會管理。
設立“一科一員”。積極創新工作機制,除控告申訴科重點接訪外,其他科局確定一名“接訪員”,構建接訪大格局。為方便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實行“點名接訪”,即根據來訪群眾的自行要求或接訪員審查,“點名”指定工作人員進行具體接待和解決問題,院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在內的全院干警都是被“點名”的對象。對于能當場答復和解決的問題,必須當場解決。不能當場答復和解決的,應向來訪群眾作出說明和承諾,并在時限范圍內進行回訪。同時,還實行“信訪代理員”制度,對于屬于本院管轄的涉法涉訴案件,經“接訪員”引導,信訪人愿意走法律程序并要求法律援助的,該院與縣司法局銜接委派律師介入接訪,幫助信訪當事人處理有關問題或代理其訴訟活動,推動涉法涉訴問題在法治軌道內解決。(縣檢察院供稿)
【活動簡訊】
◆ 市委督導組督導沱江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5月5日,市委督導組常務副組長劉祖民、成員歐陽錫鵬深入到沱江鎮顧院等村(社區)督促指導教育實踐活動。在聽取有關情況匯報后,劉祖民對各村(社區)前段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該鎮下段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教育實踐活動濃厚氛圍;二是進一步規范好陣地建設,搭建好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平臺;三是以全市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的高標準來進一步開展工作,使教育實踐活動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以促進全鎮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沱江鎮黨委供稿)
◆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勇主持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5月6日上午,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勇在縣公安局四樓會議室主持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取部分縣直單位、政法系統負責人、基層站所代表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了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不夠,不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縣里會多會長,會議規模大;有些工作只顧眼前,沒有長遠考慮;要多聯系群眾,多與群眾溝通;要多關心年輕干部的成長;多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要加大對“兩搶一盜”案件的打擊力度等意見建議。聽取意見建議后,何勇表示,將認真梳理好大家的意見建議,本著負責、“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能改的及時改,一時不能改的會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好報,研究出好的辦法來加以解決。
◆ 政法系統開展“雙百”“三千”“五個一”三項活動。日前,縣委政法委召開政法系統主要負責人和分管教育實踐活動局(院)領導專題會議,部署開展“雙百”(百名領導包百案)、“三千”(千警聯千戶解千難)和“五個一”(編印一本書、上好一堂課、發送一條短信、頒發一塊榮譽牌、派駐一名法律服務工作者)三項活動。通過“三項活動”開展,實現三個目標,即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的能力,拒腐防變、抵御風險的能力等“三種能力”;達到黨員、干警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警民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等“五個進一步”要求;將全體政法干警錘煉成為“一個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國家共命運的人;一個有原則、意志堅定的人;一個敢擔當、樂于奉獻的人;一個明是非、公道正派的人;一個有作為、積極進取的人等“五種人”。(縣委政法委供稿)
◆ 縣財政局征求意見面對面實打實。5月5日,縣財政局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座談會。邀請“兩代表一委員”、服務對象代表、效能監察評議員、移民村代表、扶貧村代表以及鄉鎮財政所長共46人,與局班子成員、局屬單位和各股室負責人交流座談,征求該局在工作作風、服務質量、機關效能建設以及“四風”方面突出問題的意見。會上,與會代表紛紛發言,客觀指出了在工作作風、服務方式和服務質量上存在的問題。根據代表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局領導和相關股室的負責人一一進行了解答,并作出了整改承諾。代表們表示,該局這種面對面征求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堅持走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的具體行動。(縣財政局供稿)
報: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第八督導組,縣委常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黨員縣級領導
發: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各鄉鎮黨委,縣直各單位黨組織,江華經開區黨工委,縣委各督導組
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5月7日印發
E-mail:2325639@163.com 傳真:2326677 (共印200份)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