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3月20日,縣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六督導組冒著綿綿細雨,深入“江華故里”大石橋鄉,“濤白煙”生產區濤圩鎮,江華南大門、經濟重鎮河路口鎮以及江華經濟重要增長園——縣高新技術礦冶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展督導對接。督導組一行通過走訪、座談,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督導單位教育活動的前期準備以及思想動態。每到一處,督導組組長、縣委黨校校長黎明柳都道出了三個期待:一是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通過開展教育活動,為書寫實現中國夢江華篇章,添加助推劑,提供正能量;二是按部就班,有序推進。三個環節,穩步推進,一個不能少;三是要統籌安排,強化服務。活動要服從服務于中心工作。規定動作不能少,自選動作有特色。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督導單位紛紛表達了各自的設想和安排。大石橋鄉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抓手,強力推進教育活動頗有新意,濤圩鎮借助教育活動這一平臺進一步打造牛牯嶺省級農業示范園,推動產業結構邁向新臺階。河路口鎮黨委書記、礦冶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金錦云的“五個強化”字里行間透露出他的政治敏銳和獨立思考。一要強化認識,不走過場,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真正把教育活動作為加強隊伍建設的試金石。二要強化組織,夯實基礎。村支部換屆結束不久,村委換屆即將展開,要以教育活動為突破口,打造一支村民擁護,政府信任,作風優良的永久牌基層隊伍。三要強化宣傳,推出特色。要通過媒體的形式加以群眾,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使百姓成為活動的裁判員、監督員和參與者。四要強化紀律,提供保證。始終堅持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五要強化機制,增強活力。減少中間環節,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水平。
作者: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