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社回到家鄉工作后,有幾個文友就一直約我,說是我家鄉的不老泉村很是美麗神秘,要我找時間與他們一路同游,感受唐朝詩人元結筆下“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檐下。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穡稼。吾羨老翁居處幽,吾羨老翁無所求。時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的美好景致。
元結描繪的是1200年前的廻溪景致。廻溪是哪里呢?《辭源》中記載:“廻溪,水名,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東南,匯入馮水入沱?!币簿褪窃诂F在的江華縣大路鋪鎮,當地百姓管這一景觀名叫“廻溪壽域”,又俗稱“不老泉”。據說,它的泉水因乳水松膏所漬,飲之,能延年益壽。
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去年11月份,文友們過來參加一年一度的瑤族盤王節。節慶完畢,我們終于駕駛著汽車,出了縣城,徑直朝不老泉村而去。
時值深秋,車窗外,收割后的稻田靜靜地躺在河水之上,任風撫摸。一些村莊的水泥街巷,鋪滿金黃的稻谷,正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照耀。而它們的主人,則用一種叫做掛耙的農具,輕輕地為它們做一個類似夢酣之中的翻身,那細微的翻稻聲,多像稻子們睡夢中發出的囈語。街頭巷尾,一些停靠的汽車、農用車,任白白的墻體做底襯,靜臥著平和與自然。我們幾個一路上都沒怎么說話,很有默契地用一種閑適的心情來欣賞、來感受這沿途的美景,就像品茗茶、品咖啡。
不老泉村,實際是叫蝦塘村。因村內有久負盛名的“不老泉”而得名。她坐落在江華瑤族自治縣西河邊的大路鋪鎮,是一個山環水抱,玲瓏剔透的小村莊。一彎澄碧的溪水從后山山澗里奔涌而出,沿著堰渠一路逶迤而來,來到小村的面前時,便急急地打著轉兒,拐著彎兒,似乎是不忍離去,之后,又無可奈何,極不情愿似地從村前的石板橋下面緩緩流過,戀戀不舍地穿村而去。那一溜長長的青灰色的石板階上,許多的村婦、村姑們或蹲或跪地在石板上洗衣、洗菜,家長里短地議論著,不時地有歡聲笑語從她們那里飛過來,飄蕩在溪水的上空,鉆進我們的耳鼓,其間夾雜著爽爽甜甜的味道。
將車放在村口大樟樹下泊定,我們一行開始了在不老泉的行走。
剛下車,就見幾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在享受著晚秋的暖陽,這些個老人雖然已經身形佝僂,可是面對鏡頭,這些滿是皺紋的臉上不約而同地都綻放著菊瓣似的笑容,令人想到慈眉善目、鶴發童顏等等美好的詞語。其中一位老婆婆看著有80多歲了,一問,95了,姓莫叫翠蓮,隔壁村嫁到不老泉村的,從小飲用不老泉泉水。一邊跟我們談著話,一邊指著邊上的幾個老人說,他們也都是村里土生土長的老人,個個都有八九十歲了。我還想細細交談,被已經拍完照的朋友拉住,“別打擾他們的安寧了,我們先去看看不老泉?!?
行走在去往不老泉的柔軟、潤濕的泥土路上,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清新的田園輕風和醇綿的泥土芳香,一種回歸田園的怡然之情悄然自心底升起,讓我好一陣感動,情不自禁地有了一種回到了童年時代的味道。我張開懷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不老泉,我來了”。
出村尾,沿著潺潺的流水來到村子后山腳下,只見在怪石嶙峋的石山腳下,一泓清泉傾瀉而出,經過一片開闊的沼澤地與另一泉水匯合,然后浩浩蕩蕩地鉆進一座樹木茂密的小石山,接著從石山的另一頭洶涌而出。這三眼泉水相距很近,互不干擾,又融會貫通,由此構成了廻溪壽域的美景。這三眼泉水分別叫不老泉、夜光泉、蝦王泉,他們的泉水統稱不老泉。他們四季如一清澈、千年如一奔騰,不知疲倦地澆灌著這片肥沃的土地、養育著這一方淳樸的人民。
不老泉,廻溪壽域,我終于圓了去不老泉走走看看;用腳步去丈量它的歷史深度;用心去感受它生命中的滄桑巨變;去覓蹤它遙遠的過去以及它身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的夢了。
不老泉,是這三口泉水的老大。當地人對“不老泉”奉如神明。村里人說,不老泉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雨雪干旱,從未渾濁,更無漲落。過去,舉行任何重大的宗教祭祀儀式,都要用不老泉水來通靈,據說,用其他的泉水神靈不接受。正因為不老泉水水質好,所以早就已經被成功開發成礦泉水廠了,并被成功注冊為不老泉礦泉水。廠址就在不老泉邊上。白墻綠瓦的廠房聳立在圍墻內,車間機器轟鳴,桶裝、瓶裝的不老泉礦泉水整齊地碼放在廠房內,整裝待發。廠長易桂平是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本地人,小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窮得飯都吃不飽。十八歲那一年,他瞞著父母借了親戚的的錢去學駕駛,當司機跑運輸,而后又貸款買車自己當老板,如此數年下來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著,他又把賺來的錢投入到本鎮的市場開發,硬是把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打造成了一個繁榮興旺的“大路鋪大市場”。發達了的易桂平不甘于眼前的成功,他想為家鄉父老為整個社會做點事。開發拓展“不老泉”礦泉水就是惠澤千萬百姓的惠民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不老泉礦泉水已經暢銷全國,供不應求。相信,它還會暢銷國外,走向世界,一如不老泉水日夜不息奔向大海般勢不可擋。
夜光泉,是三口泉眼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泉。上個世紀70年代的某一年3月的一天午夜,牛角灣村7組杉木園的劉子明父子,沿溪水打漁,不知不覺來到了夜光泉,突然發現出水巖洞內冒出兩團火光,光如碗口大,而且光亮刺目,不停地向他們掃射過來,似乎馬上就要沖將過來。嚇得父子倆丟下已經打到的三十多斤魚和漁具跑回了家。不久,不老泉村村民黃日恒又來此打漁,又碰到類似的遭遇,同樣被嚇得魂不守舍。從此,無人再敢晚上來此打魚。難道這夜光泉中生活著某種人類還不曾知曉的怪獸,那閃閃發亮如汽車燈般的亮光就是它的眼睛嗎?就是它在保護著這“夜光泉”的魚類,不允許人類前來捕撈?
蝦王泉的泉眼邊上有一塊巨石,這塊巨石很像一只要撲進塘里的大蝦,泉眼因此得名,蝦塘村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傳說,蝦王石很靈驗,能給人帶來好運,村里有小孩“寄名”(把孩子名字寫上去,這樣碰到災難神靈就會保佑,俗稱寄名)時,就寄在這里。一年四季,常有十里八鄉的人抱著孩子過來用泉水為孩子洗頭祈福。
我停下移動的腳步,靜默地注視著汩汩的泉水,低聲呼喚遠去的歲月過往,任由思緒在不老泉的上空隨清風飛揚,帶走我心中那份無法表達也難以言說的憂傷和惆悵。眼前的泉水,正以一種恬淡的姿態,堅定的意志,旁若無人地汨汨向北流去。它的使命里除了灌溉良田,潤澤百姓,還埋藏著的一種信念,那就是奔向湘江、奔向大海,那才是它真正的、最后的歸宿。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不老泉,我寄望你風情不改,情懷依舊。人生當如你,心懷似清泉水一般地澄澈明靜,意志如門前的流水般地堅定,抱定一個信仰,“百折千回心不退,無畏方能施無畏”,屹然聳立,活出自己的風骨,活出自己的氣概。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楊丁香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