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市鎮,古稱碼頭鋪,地處瀟水之源,境內高山連綿,溪谷縱橫,森林資源豐富,是神州瑤都最具有文化氣息的鄉鎮之-一- —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鎮。曾經有人告訴我,它原來可是這片區域的交通樞紐,歷來商賈云集,非常熱鬧和繁華。如今卻表現的異常祥和寧靜,仿佛與世隔絕,脫離紅塵。
滄海桑田,往事如煙。小鎮里變化翻天覆地,過去的古樸建筑悄然離去,偶爾幾處也只能回味過去的影子。低矮的木板房、山邊的吊腳樓,有的已經傾斜,有的雖然看起來完整,但在寒風中,也顯得形單影只,搖搖欲墜。旁邊貼著告示,此處危房,周圍人群遠離,謹慎通過。或許這里漸漸被遺忘,慢慢被現代城市化的氣息所彌漫,所感染,被鋼筋水泥、高樓洋房所覆蓋。
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人們都開始不斷做出選擇,選擇自己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對于年輕一代的人,他們開始厭倦平靜的生活,想要努力改變,喜歡挑戰,不安于現狀,而且信息化的社會也要求他們不得不改變。接觸的新事物多了,自然而然,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外面的精彩世界讓他們流連忘返。結果小鎮里的年輕人少了。
這個小鎮的馮河邊上有一間糖水店,裝修的很樸實,清一色泛黃的木質桌椅,一個柜臺,幾幅簡潔的壁畫,往遠處看極像一張珍藏許久的老照片。里面經營著為數不多的幾種甜點小吃,夏天的時候還有冷飲。我想最讓人忘懷的當屬那里的糖水小吃,冰糖的清甜,果肉的清香。在外面些許不能嘗到這種味道,因為這里的水,作為母親河瀟水源頭的發起,其他地方的水質無法與其相媲美,所以糖水的味道顯得清甜無比,不含雜質,仿佛是吸收了這大山里的靈氣,天地之精華。
糖水店老板是一位年輕姑娘,估摸著十八九歲的樣子,個子不高,圓臉,但皮膚很好很白凈,笑起來很甜,宛如一彎清泉,干凈清澈。小姑娘很熱情,進門時會主動上前來招呼,不會像現在那些賣服裝的服務員先看著你的著裝掂量著再做事。她會噓寒問暖,不會直接進入主題顯得生硬,待你主動提出需求便會向你介紹,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或許是習慣這種感覺,久而久之,到其他地方,比如自助餐廳、快餐店等就會覺得沒那么溫馨細致了。而且那如陽光般溫暖人心的動人微笑也似乎成了奢侈品。城市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似乎不再給予我們那么自然的微笑,也不再給予我們時間來欣賞哪些自然的微笑。
記得有一次,小姑娘耐心的給我們推薦著,我便好奇的問她,小姑娘你們小鎮這些年輕人都跑到外面去,你為啥愿意留在這。問完后,我好奇的等待著她的答復。出乎我的意料,她似乎沒有考慮就很快的回答說,其實我并不是沒有夢想,我喜歡安靜,我們家鄉雖然是個小鎮,但卻在不斷發展,瞧那正在興建的工業園區和寬闊的工業大道就是最好的證明。我想此時我已經明白小姑娘的話,小姑娘言語眼神間早已流露出她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我想作為一個外來工作者,理應尊重和欽佩她的這種感情,而且碼市鎮的發展也終將會留住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外來工作者也將會見證這一切。
與小鎮相比,之外的社會更加喧囂,更加復雜。社會的歷練,會讓我們珍惜眼前的寧靜,守護著心中的那片凈土。特別是對于外出工作的人群,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每個人都渴望著一間熟悉的糖水店,卸下自己的防備,遠離喧囂,盡情釋放自己壓力、情感、煩惱。或許屬于每個人心中完美的糖水店不同,有的可能是一個溫馨的家,有的可能是一個溫暖的擁抱,有的甚至可能只是簡單的一句爸媽我回來看你們了。其實最終的我們都在尋找心靈的歸宿。
轉眼又是一年冬季來臨,寒風習習,伴著小雨。淅淅瀝瀝,一點,兩點,三點…漸漸越來越密。久違的激情匯聚成情感的洪流,沖刷著干涸的山澗,滋潤那久未逢甘的熱土。使那顆躁動的心浸潤了,平復了,整個小鎮也開始冷靜下來了。然而它似乎沉醉于小鎮的美景,流連于小鎮的古樸風情,忘卻了時間,一天,兩天,三天…久久也不肯離去。
朦朧的夜色中細雨紛飛,那小巧的糖水店,那小姑娘,那自然的微笑,深刻的形象依舊溫暖人心。感情的思緒回蕩在小鎮回字形的街道上,向左向右都情不自禁通向心儀的終點—糖水店。感想生活中的道路,向左向右可能通向的會是不同的終點,在此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或許只有在小鎮這遠離外界紛雜喧囂的地方,讓我們變得安靜,不再兩難,可以繼續尋找心中的糖水店。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亞京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