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九龍井原始檵木林 鄭萬生 攝
但凡到神州瑤都——湖南江華的外地客人,有一處天下奇絕的風景園林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九龍井原始檵木林。
九龍井原始檵木林位于距江華縣城5公里遠的沱江鎮蓮花地村,沿沱界公路向右方向垂直步行500米遠的距離就到了。在一個方圓30畝的凹型小漕兩旁生長著200余株原始檵木林,在檵木林的中央簇擁著二株樹根融為一體的參天古樟。古樟樹下,九眼泉水從地下深潭悄然涌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九眼泉井,人們習慣叫它九龍井。
說起這九龍井及周邊附近生長的原始檵木林,還有一段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相傳南海龍王敖欽的九太子有一年到瀟水游玩時,在江華蓮花地這個地方與從天庭貶到凡間的蓮花仙子邂逅相遇,二人心生愛慕之情,決定在這里私訂終身,結成人間美滿姻緣。沒想到南海龍王為討好南巡的玉皇大帝,便命永州所有的蓮花都北遷至洞庭湖。而蓮花地的蓮花沒有遵命行事,南海龍王便令蓮花地這地方滴雨不下,以致連年遭受旱災,百姓民不聊生。龍王九太子為拯救黎民生活,用神力把南海龍宮盛水的寶鼎從底部鉆了個小孔,將千里之外的南海甘泉偷偷地引到了蓮花地后山。從深潭里涌出的泉水,細無聲息地滋潤、澆灌著蓮花地上千畝農田,不僅沒有干死這里的蓮花,就連種植的糧食也取得了豐收。
龍王九太子私引甘泉的事終于被南海龍王得曉了,他忍不住勃然大怒,親率八個太子及眾多蝦兵蟹將,駕臨江華,欲一舉降伏龍王九太子,封堵蓮花地涌出的泉水。九太子誓死不從,雙方進行了一番惡戰。土地神爺見勢不好,趕忙將事奏報天庭,于是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火速趕到蓮花地,奉旨施法,將龍王九太子化身為一株大香樟樹,日夜守護甘泉。等蓮花仙子聞訊趕到,九太子早己化身大樟樹,她便懷抱樟樹不放,忍不住失聲痛苦起來,直最后氣絕身亡。過了沒不久,蓮花地的百姓見大樟樹旁長出了一株樹根相連的小樟樹,人們說那是龍王九太子與蓮花仙子生死相依、長相廝守的愛情化身,也是解黎民百姓于水火的一種勇于獻身精神的見證。
龍王九太子在浴血奮戰中身上被打下的一千八百八十八片鱗片,從此化成了九龍井周圍的一千八百八十八株檵木。根深葉茂的原始檵木林確保了大香樟樹周邊的生態良好。泉水源源不斷地從香樟樹下涌出,從而形成了九個深潭的清泉,歷久不絕。為紀念龍王九太子和蓮花仙子,人們把這九個相連的深潭叫九龍井,涌出的泉水叫九龍泉,所在村莊的名稱叫蓮花地。
檵木,通常為落葉灌木,枝條呈星狀柔毛,常長在山野及丘陵灌叢中,樹木纖細而富有韌性,多用于捆扎薪柴的荊條。它既長不高,也長不大,通常與荊棘、雜草生活在同一環境里。而九龍井的檵木不僅在這里形成片,而且還構成了一個以檵木為主的袖珍園林。這些千年檵木,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附有神靈和仙氣,修練成一株株仙風道骨式的樹型。只見碗口粗的樹干相互間交錯彌漫,彎似虬龍,曲如長蛇,千奇百怪,婀娜多姿,面對這些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藝術瑰寶,你不得不驚嘆九龍井原始檵木林是天公造物的飛來神筆。
當游人走進九龍井這片原始檵木林,心靈便進入一段朝圣之旅。這里現存的200余株檵木,樹齡都在千年之上,加上林中央那株千百年來生長的古香樟,將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神靈的世界。每一株檵木都是一朵生命的浪花,每一株檵木都記錄著這里滄海桑田的變化。這些古檵木被到訪的林學家稱之為“植物中的大熊貓”,因天然而稀奇,因稀奇而倍感珍貴。
香樟、檵木、清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有神奇的故事和優美的傳說。走進九龍井原始檵木林,你不由得頂禮膜拜起來。據說人少的時候進入這片林子,會顯得格外的陰森、幽靜,稍有清風吹來,林子里便發出悉悉挲挲的響聲。不知那是不是龍王九太子與蓮花仙子在井邊竊竊私語?聽村子老人說這里的檵木早己修煉成了人間精靈,進這片檵木林,不能大聲喧嘩,更不能用手腳隨便觸摸,只能抱著虔誠的心情進去朝覲。稍有不敬,輕者弄得人心神不寧,重者將遭受厄運報應。這也許就是這片原始檵木林經過無數滄桑歲月到如今還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因吧。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鄭萬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