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瑤山深處一道迷人的風景,那是瑤人心坎落下的夢里天堂,曾多少次記憶靈魂回到那一排排依山而筑、沿河搭建的瑤家吊腳樓。
這是一個美得不能再美的瑤寨,它的名字叫天堂。清粼粼的馮水河上,有幾只竹排在漂來蕩去,那是打清早工的瑤家漢子在河里撒網捕魚;幾個瑤家阿妹身背竹簍沿河對面的鋼索橋晃悠悠地踏著心情碎步迎面走來,嘴里哼著拉法調的瑤家山歌,嗓音如同瑤山香樟木葉般清純亮麗。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輝灑落在天堂瑤寨的那一排排木樓上,遠看那方風景就像藏人心目中的布達拉宮那樣讓人感到溫暖而神圣。千根柱頭下地,山地不平我自平,這就是過山瑤木屋所獨有的民族特色吧。天堂瑤寨的木樓一座接一座,如天上二十八座閃爍光芒的星辰緊密地連在一起,又如瑤山深處連綿起伏的座座青山。
天堂瑤寨所處的鋼索橋位置原本沒有什么房子的,原先村民住在距離這一二里路遠的沖山上。那是個有田有土、風光旖旎秀美的地方,以前村民習慣叫它“妹哭坦”,顧名思義,上那里道路坎坷不平,陡峭難行。由于交通上的不方便,山外很多生產生活方面的物資用品需要人身背肩扛才能搞回家,山路極不好走而且相當費力。
山里瑤人辦法是有的,只是慢點而已。這不,1990年組里村民趙大賢抓住建房的契機,把住的房屋從沖山搬了出來住,接著1993年趙大秀搬,后來村民陸陸續續搬了20多家出來。大家沿路依山傍水地筑起瑤家吊腳樓,一戶挨一戶,一戶接一戶,于是形成了如今規模氣勢恢宏、成串連片的瑤家吊腳樓群,人們把這地方取名為“天堂瑤寨”。從此,這里成了大瑤山深處外地人來旅游、專業攝影家眼中最美的鄉村風景。
每當夜幕降臨,沿326線省道乘車穿越百里林海、從天堂瑤寨對岸路過時,人們不禁為這絕妙的瑤山夜景所折服。依山沿河望去,對岸的吊腳樓排起有好長,就有好長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著,散發出溫馨和諧柔美平安的暖色光芒。80多盞紅燈籠呈一字型排開,仿佛帶人走進如詩如畫般的夢里水鄉。
假如我是一名山外小伙,我想在這里當個上門郎崽;假如我是一名妙齡少女,我想嫁在這里做個山里媳婦。別了,天堂瑤寨,別了,一個連做夢都還想回去看看的瑤家天堂。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鄭萬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