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網-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羅海波)積極化解每一起執行積案,靈活運用每一項法律舉措,全力維護每一位當事人的勝訴權益,這是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孜孜以求的執行方針和目標。近年來,江華法院堅持“以人為本”的和諧司法理念,認真總結執行工作經驗,不斷改進方式方法,深入開展執行大會戰,在化解“執行難”上走出了一條攻堅克難新路子。
“法律一手托著天平,一手提著利劍”,審判是天平,那么執行就是利劍。一起案件的辦理成效不僅在于公正高效的審理,更在于當事人勝訴權益的維護,達到“案結事了人和”。江華法院新任黨組書記、院長王臣波強調,“堅持一手抓審判,一手抓執行,兩手都要硬,這是我們堅持不懈的工作思路。”
每一個案件能否得到兌現執行,取決于被執行人有無可供執行的財產,以及執行舉措的合理適用,江華法院打出的“組合拳”是:以執行和解為主,以強制執行為輔。
在執行過程中,該院注重方式方法,向當事人詳細分析案情,宣講執行程序、方式、方法及采取相應措施的法律依據,對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釘子戶”、“賴賬戶”,采取拘留、查封、扣押、凍結、劃拔、追究刑事責任等各種強制措施。“三年來,我院共采取強制措施870人次,加大對‘老賴’的打擊力度,執行和解率大幅上升達60%以上,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該院分管執行工作領導鄧志平列出這樣一組數據。
在解決執行難的工作中,江華法院注重講究執行藝術,既保障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的實現,又兼顧到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對因一時資金困難暫時不能履行生效判決的被執行人,在得到申請人理解的前提下,試行“放水養魚”的執行方式,使被執行人一邊發展經濟,一邊還債,取得雙贏的效果。如在執行某水電有限公司工程款案件中,執行人員了解到該公司累計拖欠申請人湖南鴻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160萬余元,而其現有資產尚不足償還,但該公司擁有穩定的發電慈息收入。為此,執行人員一方面積極鼓勵被執行人繼續經營,另一方面召集申請人開會,促成了雙方達成按月提存資金的和解協議,僅一年時間雙方就結清了全部債務。
執行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安定。2010年,江華縣委、縣人大專門聽取了民事執行開展情況的匯報,出臺了《關于支持人民法院公平公正開展審判執行工作的決定》。同時,該院建立了由人民陪審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的執行聯絡員網絡。執行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縣委領導、縣委政法委組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參與、鄉鎮配合、法院主辦的綜合解決執行難的工作格局。
2009年以來,江華法院共執結案件1705件,執行標的額1.29億元,執結率達94.8%,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被省委政法委、省高院評為“全省集中清理執行積案先進單位”,執行局獲評“全省集中清理執行積案先進集體”。
來源:永州日報
作者:羅海波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