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過后,高考狀元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些與高考有關的輝煌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墒?,你知道歷史上的江華在科舉考試中也有過輝煌的歷史嗎?請跟著我一起走進江華宋朝時期科舉考試進士的輝煌歷史吧!
根據史書記載,進士科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在歷史長河中整整長存了1300周年。永州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宋代楊萬里所說的“甲永乙邵”,“邵”指邵陽,“永”就是指我們永州。據《湖南通志•選舉志》載,從唐初至清光緒九年(1883年),湖南共考取進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占21.3%,而我們江華有62人,其中宋朝進士55(包括特科),元進士4人,明進士3人。
縱觀1300年的科舉歷史,江華縣在科舉上的輝煌主要集中在宋代,在整個宋朝三百年間,湖南進士總共907人,永州占了361人,我們江華有55人,占全市進士數的15.24%,占全省進士人數的6.06%。這個數據反映了宋朝時期江華教育水平是走在全省前列的。
說到宋代進士,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歷史,在我們江華縣進士中,有“一門五縣令(進士)”、“父子三進士”、“兄弟同登科”等考試奇聞,而這些考試傳奇是我們現在鮮有人知的歷史。據同治年間《江華縣志》記載,江華縣第一位進士是唐彥范和蔣璨,于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考上進士,開了江華科舉考試的“天荒”。而江華縣最后一名進士是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的黃廷聘。在這507年中,出現了“一門五縣令”、“兄弟同登榜”、“父子兄弟四進士”、“祖孫三代五進士”、“獨攬全省進士名額”等考試奇聞。
兄弟五進士、一門五縣令 唐彥范開了江華縣科舉考試的天荒,同時也帶動了一個考場中的奇跡——“兄弟五進士、一門五縣令”,這也許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考場奇聞,據《江華縣志》中記載:唐儒,江華人,少敏達,宋皇祐初年中進士,改名彥范,官陽朔縣令,頗有政績。后來,他的幾個弟弟唐彥輔、唐彥龍、唐彥才、唐彥經都陸續做了縣令,亦有政聲,時人稱之為一家五縣令。雖然他們的官職都不大,但是五兄弟都陸續考上了進士,仕途上也都做了縣令,成為考場中的奇跡和美談。
兄弟同登榜 在宋朝江華人出現了兩次兄弟同時考中進士的現象。在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唐彥范的兩個弟弟——唐彥才、唐彥輔同時考取了進士。在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蔣佺、蔣任兩兄弟也同時考取了進士。
叔父兄弟四進士 如蔣璨和蔣灌是親兄弟,分別于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和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考取進士,蔣璨的兒子蔣謹修和蔣敏修分別于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和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考取進士,成為一門叔父兄弟四進士的典范。
祖孫兄弟五進士 李長庚的父親李彧、李長庚和李長庚的兩個兒子——李大光、李大言先后考取進士,李長庚的父親李彧于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考取進士,李長庚于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考取進士,而李長庚的兩個兒子李大光和李大言分別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考取進士。在加上李彧的兄弟李詢于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考取進士,李家共有三代五進士。
父子侄三進士 陳汝諧和他兒子陳王業以及他的侄子陳大聲分別考中進士。
獨攬全省進士名額 在南宋的最后一次科舉考試——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的丁丑科科舉中,江華縣考生劉敞和李起棻兩人,成為當次考試中湖南省唯一的兩位進士,同時也是江華縣唯一一次獨攬全省進士名額的考試。
除此之外,還有“兄弟進士”如:蔣嶠和蔣岵;“父子進士”如:朱紱和朱桂、蔣雷奮和蔣應龍;以及“祖孫進士” 如劉昌辰和劉謙夫祖孫倆。
這些都是我縣在宋朝時期科舉考試中的輝煌,這體現了我縣宋朝時期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同時也說明我們江華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注:本文的資料來源為萬里編注、 劉范弟校訂的《湖南歷代進士科第年里綜表》,人物關系參照同治年間劉華邦編纂的《江華縣志》中歷代進士人物介紹。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奉玉秀 歐陽武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