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紅色遺產資源,留住紅色歷史財富,傳承和發揚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建好縣級革命歷史紀念館勢在必行。
一、認真找準建好紀念館的有利條件
江華瑤族自治縣既是神州瑤都,又是一塊革命先烈用鮮血染就的青山綠水紅土地,革命斗爭歷史悠久,紅色黨史資源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十分巨大,為建好革命歷史紀念館具備了有利條件。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50多名早期黨員中,江華就有2名。在中國共產黨永州歷史上,還創下了3個永州之最:建立基層黨支部最早;成立縣級黨組織最早;發展黨員最多。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紅七軍、紅六軍團、紅九軍團、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二十四師等曾轉戰江華,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遺址、遺跡及文物,如鄧小平親自主持召開的“沱江會議”遺址等等。
二、充分認識建好紀念館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一是濃縮江華幾千年的歷史精華,向世人展示神州瑤都發展變化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現江華精神和瑤都形象。二是弘揚江華紅色歷史文化,推進紅色旅游發展。三是傳承江華地域文化,保存地情資料,為廣大群眾、旅游者、投資者了解江華瑤族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文化提供重要場所。四是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宣教平臺。
意義:一是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需要。二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需要。三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四是建設歷史文化大縣的需要。近年來,中央對黨史工作非常重視,一再強調要搞好紀念場館建設。
三、采取超常規措施建好紀念館
1、組建班子,統一思想認識。建縣級黨史館在永州市還是第一個,在湖南省也沒幾個。因此,該項目意義重大,機遇難得,時間緊迫。既要成立領導班子統一領導和協調各項工作,又要成立工作班子專抓紀念館建設的各項工作。
2、更新觀念,明確建館功能。紀念館建設應集紀念、教育、休閑等功能于一身,努力尋找“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最佳結合點,積極探索一條以文化產業帶動文博事業發展的新途徑,努力把紀念館建成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市民文化休閑活動的好去處。
3、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到位。要把紀念館建好,就必須統一規劃,考慮發展余地,進行分步實施。江華革命紀念館建設可在2012年底先把一期展館建起來,以后再逐步建設二期以及輔助、配套的建筑,到2015年縣慶60周年時全部建好。
4、創新思路,建成精品工程。要著眼發展,盡顯紅色瑤都風格,精心設計,巧妙構思;要盡早收集實物資料,采用現代化展示手段,讓人們深切感受當年革命斗爭歷史景觀;要在有限的資金、土地范圍內,爭取建造規模適中、風格獨特、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的一流場館。
5、同心協力,爭取多方支持。要充分發揮方方面面關心、支持紀念館建設的積極性,動員上下同心協力,為建好紀念館出謀劃策。要積極爭取中央、省、市和有關方面對紀念館的支持和幫助,包括資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編輯:黎實]
來源:永州日報
作者:蔣祖智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