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白芒營鎮有耕地4.1萬畝,水田3.2萬畝,2012年全鎮種植烤煙1.46萬畝,其中50畝以上大戶81戶8900畝,比去年新增56戶6500畝。為鼓勵村干部做好土地流轉工作,發展種植烤煙大戶,鎮政府對流轉50畝以上土地的村干部,每畝給予30元的獎勵。鎮政府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在全鎮統一確定土地承包價格為每畝600元/年。同時,要求各種煙大戶優先安排流轉土地者務工。與往年相比,今年我鎮的土地流轉力度較大、效果很好。但是,從全鎮而言,我鎮除沙井、蒙家地等村不宜種煙的水田外,仍有近萬畝水田可以流轉種植烤煙,一些想到我鎮種煙的農戶因沒有土地而無法投資。
二、制約土地流轉的因素
1、思想上的原因。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在農民的思想上根深蒂固,怕失去土地,生產生活沒著落。致使部分農戶寧愿粗放經營,廣種薄收或丟荒,也不愿轉讓、出租。
2、對《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政策宣傳不到位,理解不透。如對《土地管理法》中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理解不清、不敢操作,怕犯錯誤。
3、我鎮大部份村把有限的田和土按好、壞,遠、近分割搭配人均分配,導致一家一戶承包的田、土、自留地、責任山零星分散、不集中、不連片。這種現狀給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帶來了致命的弱點。加之農村普遍存在著“紅眼病”和“肥土不肥人”的思想,怕他致富,怕他發財。寧愿丟荒、也不愿租給他人種。要么租金價格太高,致使許多種煙能手或老板望成莫及,不敢下手,嚴重制約了生產規模的擴大。
4、隨著農民工進城打工潮的興起,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已外出打工賺現錢。據幾個村勞動力資源調查結果表明勞動力外出打工人數的多少與種煙面積(規模)成反比。這充分說明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對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濟有著直接的影響。顯示出從事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
5、農村基礎設施差,尤其是不通路、缺水。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和社會化服務能力弱以及土地流轉信息不暢、市場不健全等因素對土地流轉也有著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
三、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的思考
白芒營鎮土地資源豐富,宜種煙田有25000余畝,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做大做強烤煙產業大有作為,力爭三年內種植烤煙2萬余畝,收購煙葉6萬擔。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解放以來,我國的土地問題先后歷經了四次大的改革。即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把農民的土地私有制轉變為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再到1978年家庭承包經營制。實行了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經營制。這三次大的改革都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發展了經濟,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農村改革為突破、推動了中國的各個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改革成果。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范經營”。這是對農村土地問題的第四次大的改革,這一改革是富民強國的重大舉措。是中國農業向著規模化,現代化、標準化邁進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要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基礎上,必須充分認識到做好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土地流轉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改革的力度,切實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做好了對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專人具體負責抓。并建立起明確的工作責任制和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機制、工作規程,把土地流轉工作落到實處。
2、把握原則,整體推進。土地流轉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要求,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嚴格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和流轉主體地位,全面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機制和工作規程,確保流轉規范有序,以建立流轉服務組織和網絡為平臺,逐步完善和加強土地流轉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詢,流轉價格評估,合同簽訂指導,利益關系協調等服務,優化流轉外部環境,不斷健全流轉市場;不斷健全流轉糾紛調處機制,確保流轉糾紛及時化解。在具體流轉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流轉的形式可采取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多種多樣形式。出租金額和轉讓金額政府可以制定一個指導價,最主要的是要采用雙方(轉出方和轉入方)自愿議定價。流轉時間宜長不宜短,要有利于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培肥地力,提高單產和效益為前提,達到雙贏的目的。也就是說土地是否流轉,以何種形式流轉、流轉規模、流轉范圍、流轉時間、流轉價格等等,完全由農民自己作主。
3、依法規范流轉行為,化解流轉矛盾。流轉形式要嚴格遵循法律和政策規定。采取法定的轉包、出租、轉讓、互換、股份合作等方式進行。要以合同制和備案制為重點,建立健全規范化的流轉管理工作制度和規程。全面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推行流轉合同規范文本。要根據農民的需要,及時指導合同簽訂,指導流轉雙方在充分自主協商的基礎上,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轉關系和利益關系,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尤其是在簽訂合同時,發現流轉雙方有違反法律政策的約定和損害一方利益的條款,要及時幫助糾正。要加強與司法、信訪、國土、農業、林業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完善農村土地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機制,重點糾正和查處嚴重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和非法改變流轉土地農業用途等問題。要及時了解和化解土地流轉中的各種矛盾和糾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4、制定政策,搞好服務。為了加快土地流轉步伐,鎮、村兩級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制定對流轉大戶,發展烤煙生產的專業戶、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給予財政資金,信貸資金,項目安排(基礎設施),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優先和傾斜政策。如對流轉土地種植烤煙的,優先安排國土整治項目,優先安排煙水、煙路、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對租用好田好土種煙的大戶給予一定的獎勵資金。在今年的土地流轉工作中,我鎮在種煙區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9個,改善種煙區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減少種煙成本增加收益。對那些無力耕種長期擱荒的土地嚴格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或“一事一議”的辦法收回,重新發包和轉包給種煙能手。通過上述政策和措施,加快土地流轉規模和速度盡快使我鎮的烤煙生產上規模、上水平、真正做大做強烤煙支柱產業。
來源:白芒營鎮
作者:歐陽章於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