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思想,打造旅游主導產業。
一是要認清形勢,增強做好旅游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據《永州日報》報道,今年2月,湖南省旅游局委托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觀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大湘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我們江華縣被列入總體規劃,我縣和江永縣將獲得262億生態文化旅游投資。去年,我縣組織專門力量,開展了全縣第二次旅游資源普查,編制了全縣“十二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申報環涔天河南嶺瑤族風情帶建設項目,并納入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規劃。為成功創建湖南省和國家級旅游強縣,今年縣委又在旅游工作方面明確了五項任務,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和《進一步加強生態旅游資源保護建設的工作意見》,安排旅游發展引導資金600萬元,并逐年遞增,同時還決定由縣財政出資8000萬元修建縣內新發現的旅游景區(點)連接國道、省道的旅游公路,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資金保障,可以預見我縣旅游將迎來大發展的春天。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大錫旅游業跨越發展能否實現,縣里對大錫旅游業發展定位和期望能否實現,旅游業在大錫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突出作用能否凸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什么樣的工作作風、推動工作,抓好落實。在新的形勢下,只有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團結拼搏、扎實工作,確??h委、縣政府關于旅游業發展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實處,才能加快推進我鄉旅游業跨越發展、為大錫經濟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創新的力度。要堅決破除因循守舊、保守落后思想。增強勇于創新的意識,以世界眼光與戰略思維在更高層次上謀劃旅游業科學發展。要堅決破除求穩畏難的思想。增強開拓進取的勇氣和魄力,敢為人先,敢于擔當,敢于突破,開創新局面,進入新天地。要堅決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大錫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兄弟鄉鎮的幫助,但最根本的還在于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要化壓力為動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全鄉人民自己辛勤的勞動開創旅游業美好的未來。
三是要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努力開創大錫旅游業新局面。經審時度勢,我們確立把大錫建設成為我縣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使旅游業成為我鄉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定位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要求,發展三項旅游:一是農家樂,主要是大中村的月亮水農業生態園和山沖村的月亮灣休閑山莊;二是山水原生態觀光游,主要是黃皮沖瀑布群和栗木村水源山原始次生林;三是民俗民間文化游,主要是“上刀山、過火海”等民俗民間文化。我們還要爭取申請世界慢城和盤古傳奇之地,通過提高創新思維,把大錫推向世界。
二、解放思想,做大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是借助林地的生態環境,充分利用現有的林木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開展多種生產經營,推動林、農、牧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
一是科學分析我鄉發展林下經濟存在的問題。客觀方面,我鄉林下經濟規模總量不大,模式和品種相對單一,基礎設施條件差,達到縣里綠色農業發展政策補助標準戶少。主觀方面,農戶普遍認為林下種養與普通種養沒什么兩樣;部分農戶對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扶持方式和優惠政策等認識不夠,缺乏參與熱情;有的農戶怕吃虧、怕賠本,畏首畏尾,對發展林下經濟持懷疑觀望態度。
二是解放思想,加強措施。要動員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技術模式和成功典型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要充分發揮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優勢,培育種養大戶,促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發展龍頭,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林下經濟。近年來,我鄉鼓勵農民通過創新生產組織形式,大力推進了林下經濟的發展,以農民股份合作形式,大中村形成了200畝休閑生態農業。以“大戶+技術+農戶”形式,新安村帶動全鄉形成年產30萬羽的養雞業,龍安村帶動全鄉形成年產15萬斤食用菌產業,高涼村帶動全鄉形成400畝生姜種植業。以“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山沖村形成200畝甜玉米種植業,明星村形成200畝良種木薯種植業,栗木村形成200畝紫長茄種植業。我鄉野生動物等的飼養也在不斷的壯大。優質肉嫩的竹根鼠經明星村的賴祥海等5戶發展到近千只,土生土長的山蛙經明星村的賴祥澤一年試養發展成蛙過百只,按照他的計劃,賺錢后準備將幾公里的沖槽包下野生放養。具有藥物價值的蝎子、蜈蚣,去年也從廣東引進了來,在小錫村和新安村進行了試養。要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科學選擇林間種植、養殖模式,提高林下經濟的效益。從我鄉現有成功技術經驗和市場發展前景看,林下經濟發展應重點推廣三種模式。一是“林菌”模式,即在林下建晾棚種植木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二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放養或圈養雞、鴨等禽類。三是“林菜”模式,即根據林間光照程度和蔬菜的特性,種植各類喜陰蔬菜,例如生姜等。
三、解放思想,提升勞務經濟。
一是更新發展勞務經濟的新理念。有的人信奉“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怕出去,貪舒適;有的人認為只有家鄉才是只自已的根,在外務工只是權宜之計,眼光短淺,不求進??;有的人認為在外務工接受資本家的剝削,不可能有發財的機會,不會算賬,盲目仇富。然而,現在北上廣房價那么高,主要是因為二代農民工能賺錢,要進城安家,要成為新都市人。就我縣而言,據在沱江鎮開發的房地產商反映,購置商品房的大多是賺了錢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房價也是他們抬高的;近兩年過春節也可看到,當年的黃毛小伙子開著名牌車衣錦還鄉。而那些唱衰勞務經濟的人們,多年還是“濤聲依舊”。明星村總人口513人,現有28歲以上剩男38人,這些剩男多是守著父輩傳下的土壞房,眼盯山上幾根杉木,剝點厚樸買油鹽的人。在外出務工人員中,有一種思想誤區,認為大都市遍地黃金,小城小鎮沒有機會。事實上,我們縣城的開發區新建工廠很多,需大量勞動力,據縣委辦同志說,現在僅創晨電子廠缺2000名勞工,工資都有1000元以上,按縣城的物價算也可過得去了,今后要是按郴州廉租房政策,還可享受廉租房,這是縣城就業的優勢,這比守瑤山住破房強多了。
二是強化培管,更新培訓勞務組織形式。按統計的大數定律,員工收入跟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培訓成正比例,而不是那種“讀書高分當專家,讀書一般當白領,讀書墊底當官員,讀書輟學當企業家”。扶貧和勞動部門每年感嘆找青年培訓難,甚至是給鄉鎮壓任務,我們提議,可參照縣委召開村干會議給參會人員發誤工補助的模式吸引青年培訓,針對不同青年愛好開不同課程。對經過培訓后的人員要進行跟蹤管理,傾聽他們的意見,不斷改進完善培訓工作。
來源:大錫鄉黨委
作者:盤新林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