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約化發展現狀
河路口鎮經過多年的努力,工業、農業、城鎮建設、文化旅游等方面全面發展,各項產業都集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但仍然存在規模較小,效益帶動作用弱,制約瓶頸尚未突破等缺陷。
工業方面,雖然有坤昊實業等16家企業落戶河路口工業園,但園區企業數量少,關聯度小,產業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弱。2011年河路口鎮完成工礦稅收4048萬元,但稅收結構不合理,絕大部分稅收來自資源稅,不具有可持續性。需要進一步做強做大坤昊實業,帶動上下游相關企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小城鎮建設方面,城鎮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較少,居住城區的人口不到1000人,城鎮化率只有4%,城鎮商區狹窄,農貿市場容納量小,只在趕圩時使用,基本上還是馬路市場。正在開工建設的姑婆山大道面臨土地手續難辦、建設資金短缺以及城鎮人口偏少等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成型。第三產業如運輸業、旅游業、餐飲業雖有一定的數量,但布局不合理,功能有欠缺,亟待規范。
農業方面,規劃了尖山片等三個“萬”字號基地,包括建設10萬頭生豬基地、萬畝水果基地、萬畝玉米基地,但目前還沒有全面成型。生豬養殖大戶達63戶,年出欄生豬3萬余頭,但養殖比較分散。玫瑰香柑等水果種植達1萬余畝,但效益尚未充分體現。
文化旅游方面,通過多年的整合挖掘,河路口鎮的民族民間文化逐步繁榮,旅游規劃逐步展開,牛路等村開展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仙姑巖旅游度假區進行了整合招標。但旅游項目尚未打開知名度,對外吸引力不夠,沒有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集約化發展優勢
對河路口鎮多年的發展進程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發現河路口鎮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優勢和潛力,有利于河路口鎮開展集約化發展。
一是建立起了產業發展的平臺基礎。工業方面,河路口鎮建設有工業園區,工礦企業相對集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園區布局較為合理,并實現了工業園區與小城鎮的無縫對接。小城鎮建設方面,正在建設的瑤族民俗風情街,整體規劃,文化創意,著力打造“中國瑤族第一街”,可建設成一個綜合性文化商圈。農業方面,實現集中連片發展,在尖山、白草云、布里坪等村建設連片水果基地,生豬養殖也主要集中在尖山、布里坪、牛路等村。文化旅游方面,牛路等瑤洞片瑤族文化濃厚,古民居保存完好,目前開展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精品文化旅游區;仙姑溫泉度假區,依托姑婆山自然風光及硫磺井等可建設成一個獨具特色的休閑度假勝地。
二是嚴格規劃設計,適于起點較高的產業建設。河路口鎮較早開展小城鎮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多年來嚴格規劃審批,產業布局合理,發展空間寬闊。工業方面,以坤昊實業為龍頭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小城鎮方面,以瑤族特色為風格,建設獨具特色的瑤族鄉鎮;農業產業方面,以玫瑰香柑、生豬標準養殖為品牌,發展農業基地;文化旅游方面,整合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建設特色村寨和度假區。
三、集約化發展思路
集約是相對粗放而言,集約化經營是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根本對經營諸要素重組,實現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河路口鎮開展集約化建設與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集中化配置。通過項目集中建設,基礎設施的集中配置,并引導人口相對集中,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單位收益。在工業發展中,將企業集中在工業園區,合理布局同質企業,優化企業關聯,著重以坤昊實業為龍頭,大力發展冶煉、鑄造、加工、機修等相關產業鏈條,發揮規模效益;在農業發展方面,成立各類協會,擴大玫瑰香柑種植面積,爭創綠色、有機品牌,開展標準化、規模化生豬養殖示范帶動;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引導統一建筑風格和樣式,彰顯民族特色,合理配置文化休閑場所,帶動商業發展;文化旅游方面,集中建設,合理配套,打造文化村和度假區。
二是精品化建設。要以項目為抓手,以建設精品為首要,為核心,為重點,通過精品化建設優化要素,盡快實現產出,通過示范作用,帶動升級改造,不斷增強持續發展動力。
三是生態化保護。集約化發展同時要求環境保護的整體性,形成發展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共同承擔和共同享用。工礦企業方面,開展“損補平衡”的環境保護措施;小城鎮建設中,突出花園化建設,大力加強綠化亮化,開展休閑文化場所建設;農業發展方面,開展“豬-沼-果”生態模式和休閑農業建設;文化旅游方面,注重文化的生態性,注重文化體系的整體保護和開發。
四、集約化發展的配套措施
開展集約化發展,除了貫徹落實縣里制定的“先行先試”的原則,還需要實行金融、政策等優惠政策的集中投放。對比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實行的“特區”制度,可以允許鄉鎮做一定的政策微調。
一是成立金融重點投放區。對重點鄉鎮和重點村,對有持續性發展潛力的項目實行金融資金重點投放。對工礦企業、水果種植、生豬養殖經營戶實行貸款重點投放,實行各類優惠政策傾斜。
二是建立專項資金集中區。專項資金的使用比較分散,應進一步整合扶貧、開發、農業、農機、水利、交通等資金,實施集中使用,給予鄉鎮黨委一定的合理配置權。
三是對產業實施獎勵扶持。縣里在農業產業化、工業獎勵方面出臺獎勵扶持政策,需進一步規范扶持程序,在產業興建初期階段提供一定的啟動資金,同時將文化建設納入獎勵扶持范圍,推動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
四是開展城鄉一體化建設。對重點鄉鎮和重點村,實行城鄉一體化建設,充分利用財政投入,規劃重點鄉鎮和重點村的市政工程建設、綠化亮化和休閑文化場所建設。住建局、交通局、園林局、林業局等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部門,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幫助重點鄉鎮和重點村開展美化亮化工程建設。
來源:河路口鎮黨委
作者:張丹彤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