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具體表現在群眾工作的對象日益多元化、群眾的利益訴求日益多樣化、群眾工作環境日益復雜化,如何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相互融合,相互給力,在創先爭優中推動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創新發展,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要始終堅持創新群眾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新群眾工作理念,既是創先爭優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前提。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體現在發展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和各項工作部署中;要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讓廣大群眾的創造性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成果得到肯定;要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公平正義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政治原則,更是一種治國思想。維護公平正義就是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通過建立健全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法律制度,尊重公民的合法權利;通過建設公平、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秉公執法、廉潔執法;通過建立社會保護體系,確立平等保護與特殊保護相結合的制度,對權益受侵害的群體和個人給予一定的傾斜保護。
樹立“和諧社會”的理念。在創先爭優中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堅持用和諧社會觀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激勵群眾。最大程度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要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適應群眾基本成分復雜化的新趨勢,把工作做細;要適應群眾社會結構復雜化的新趨勢,把工作做實;要適應群眾利益訴求多樣化的新趨勢,把工作做全;要適應群眾思想多樣化的新趨勢,把工作做深,從而構建良好的社會秩序與和諧的社會環境。
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理念。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亂”的憂患意識;要有“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的愛民情懷;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確立服務意識;要把服務群眾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主要任務,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建立健全群眾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解社情民意的機制。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深入群眾開展社情民意調查,梳理出人民群眾最關注的意見和最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建立民情臺賬,制定落實計劃;要通過建立黨員干部聯戶制度,讓廣大群眾得實惠,讓黨員干部受教育,提高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是建立健全利益訴求表達和矛盾調解機制。要建立方式多樣、規范有序、暢通高效的訴求表達渠道。通過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民主決策制度,提高群眾參與程度。通過加強和改進信訪制度,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完善領導干部接訪、親自批閱群眾來信、帶案下訪等制度。對群眾的各種訴求,各級組織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意識,懷著滿腔熱情,傾聽群眾呼聲,千方百計解決合理的利益訴求。同時,要構建和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大調解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運用教育、對話、協商、談判等方式解決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建立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
三是建立健全網上輿情引導機制。在創先爭優中,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要進一步提高對開展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掌握網絡輿情動態,研判輿情走勢,評估輿情影響,及時進行權威信息發布,積極主動引導網上輿論。同時,要建立網上群眾工作交流平臺,匯集民智,傾聽民聲。要善于運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通過微博、短信、論壇等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基層組織和黨員的先進事跡,把虛擬社會的群眾工作做出實效。
四是建立健全群眾監督機制。要健全群眾工作評價機制,科學制定評價標準,擴大群眾評價范圍,嚴格評價程序,引入科學的評價方法,切實保證群眾評價工作的客觀性。要尊重和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組織他們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不斷擴大群眾對政務、賬務和其他重大事務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周發源 王鵬 李風琦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