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13326座各類水庫中,涔天河水庫吸引了人們最多的關注:自1970年建成蓄水以來,人們越來越發現她原本可承擔更多的功能,但由于實施低壩方案,長期以來卻是“大材小用”。最近20年來,歷屆省委、省政府領導都為擴建水庫而奔走呼吁。
日前,國家發改委批復了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這標志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項目得到國家決策認可,順利推進到可研階段,工程開工進入“倒計時”。
省水利廳廳長戴軍勇說,涔天河水庫擴建,“大材”要“大用”。
低壩方案導致“大材小用”
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奔騰的瀟水被一座46米高的混凝土大壩攔腰截斷,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這就是已建成40年的涔天河水庫。
作為瀟水流域梯級開發的龍頭水庫,涔天河水庫是一處集農田灌溉、耕地開墾、人畜飲水、防洪、發電、城鎮供水、航運、旅游開發及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水資源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466平方公里。
1966年7月,涔天河水庫正式破土動工。當時有兩套設計方案,一是正常蓄水位315米的高壩方案,二是正常蓄水位254.26米的低壩方案。為避免淹沒原江華縣城水口鎮,當時采用了低壩方案。工程于1970年9月建成蓄水,總庫容1.05億立方米,實際灌溉面積8.5萬畝,發電裝機2.25萬千瓦。
40年來,涔天河水庫為永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水庫采用的是低壩方案,其問題和弊端日益顯現,涔天河水庫長期處于“大材小用”的尷尬境地。
水資源大量浪費。涔天河水庫多年平均徑流量達26.9億立方米,而水庫總庫容僅1.05億立方米,水量利用率極低,年棄水達20多億立方米。
未能緩解道縣的防洪壓力。由于涔天河水庫防洪庫容僅有0.30億立方米,下游道縣縣城汛期經常被淹的狀況無法改變。
無助于江華瑤山林農脫貧致富。江華是國家級貧困縣,瑤山林農更為貧窮。修建涔天河水庫時,淹沒了部分農田,林農就地后靠搬遷,失去田土的林農只有依靠山區樹木生活。為了支持水庫擴建,庫區的基本建設幾十年來一直處于停建、緩建狀態,山區生產、生活設施十分簡陋,林農生活十分困難。
總庫容將擴大14倍
“易漲易落瀟湘水。”永州是以庫、壩、山塘為主灌溉的山區丘陵地區,為“衡邵干旱走廊”要沖,水資源季節性短缺現象長期存在。每逢干旱,不但農田得不到灌溉,人畜飲水都十分困難。據水文統計,自1800年至1999年的200年中,永州發生大旱災78次,平均每6年出現一次成災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旱災,多年平均受災面積達60萬畝。特別是1988年、1989年、1990年3年連續干旱,受災程度更為嚴重;1998年7月至1999年4月的夏、秋、冬、春四季連旱,導致當地65萬人、49萬頭牲畜發生飲水困難。
本應承擔起抗旱灌溉任務的涔天河水庫,由于先天不足,面對旱災卻難以擔當大任。涔天河水庫灌區范圍遍布江華、江永、道縣、寧遠4縣,灌區土地資源十分豐富。由于水庫庫容太小,導致下游嚴重缺水,灌區內大片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1986年,江華瑤族自治縣縣城從水口鎮搬遷到了水庫下游的沱江鎮,最大的移民搬遷難題已不復存在。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擴建涔天河水庫的呼聲一直未有停歇。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灌溉、防洪、下游補水和發電,兼顧航運等綜合利用。水庫擴建工程由攔河壩、泄洪建筑物、引水發電系統、電站廠房、灌溉引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組成。初擬水庫正常蓄水位313米,最大壩高111.5米,總庫容擴大14倍,達15.1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擴大10倍,達3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18萬千瓦,工程靜態總投資為42.89億元。
水庫擴建勢在必行
涔天河水庫擴建,將帶來哪些益處?近年一直參與項目前期工作的省水利廳副廳長詹曉安認為,無論從灌溉、防洪還是為下游補給水資源、發電等方面來看,涔天河水庫擴建都是勢在必行。
有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耕地安全。農業缺水是制約永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涔天河水庫擴建后,可增加蓄水約14億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積超過100萬畝,112.31萬畝耕地將實現旱澇保收,可從根本上改善永州農田灌溉,確保糧食安全。
有力支持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長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涔天河水庫擴建后,可新開墾耕地25.8萬畝,每年增加糧食產量2.1億公斤,為實現全省范圍內的易地補充耕地奠定基礎,支持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
有效補充湘南電源和枯水期向瀟水、湘江干流補水。涔天河水庫擴建后,將是永州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可承擔調峰、調枯和備用等任務,從而大大提高湘南電力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為湘江補水提供有力保障,可使頻率97%的枯水年份河道流量由目前的14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立方米每秒,增加瀟水江華、道縣、雙牌、零陵以及湘江干流冷水灘、衡陽、株洲、湘潭、長沙等地的枯水流量,優化湘江流域的水資源配置,徹底改變湘江枯水期單純依靠東江水庫補水的狀況。
可從根本上解決瀟水流域水患威脅。永州市降雨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暴雨強度大而集中,涔天河水庫上游地區是湖南省三大暴雨區之一,導致下游沿岸的江華、道縣、雙牌、零陵、冷水灘、祁陽等地經常受淹。涔天河水庫擴建后,由于防洪庫容大增,可將下游的江華縣城、道縣縣城的防洪標準分別從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同時,通過聯合調度水庫錯峰,可在一定程度減輕湘江中下游城市和洞庭湖的防洪壓力。
詹曉安介紹,擴建后的涔天河水庫具有多年調節功能,將為下游瀟水、湘江兩岸城鎮提供優質、安全的水源保證,可從根本上解決永州南四縣人畜飲水困難,還可改善瀟水干流航運條件,有利于江華瑤山林農脫貧致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柳德新 通訊員 向朝暉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