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建設成果顯著。 近年來,江華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置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從高等院校大力引進新教師、學習考察與外送培訓并舉、在全市率先實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等方式,穩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與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合作,在我縣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名師培養基地”,現在,已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作風優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思想過硬的教師隊伍。全縣現有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高級教師259人。
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建設資金 9956 萬元,維修改造中小學校37所,對9所學校實施了衛生校園改造,擴建了4所初中,改建、新建校舍10.36萬平方米,完成了22所合格學校的建設。同時,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水平逐年提升。全縣中小學教學儀器總價值達2100余萬元,所有教學點建成了教學光盤播放點,所有農村小學建成衛星教學收視點;小學、初中和高中生均圖書分別為19.31冊、19.05冊和39.50冊;全縣中小學校共有計算機室30個,學生電腦1500余臺;多媒體教室200余間,語音室11間,實驗室84間。
基礎教育扎實推進。 學前教育發展成果進一步擴大,義務教育持續得到鞏固,高中教育不斷加強,職業教育不斷壯大。全縣3—5歲幼兒一年入園率99.8%,三年入園率達70.5%;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達到100%,初中達到98.92%,高中達到72.3%;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
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江華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加大投入和教師配備力度,調整和設置部分與市場更加貼近的專業,服裝制作與營銷專業成為省精品專業。2011年秋季,縣內中職學校招生人數達894人,其中縣職業中專達858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以上。2011年,縣職業中專學校被認定為全國重點職業中專學校,目前正在申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
教育質量逐步提升。 一是畢業會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喜人。2011年,小學畢業學業考試合格率達81%,比2010年提高23%;初中畢業會考合格率達43%,比2010年提高2%;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全科合格率達97.4%,比2010年提高22.6%,排全市第一位。二是各類競賽捷報頻傳。近五年來,我縣組織師生參加市級以上多媒體教學、教師課件制作、學生科技比賽、征文比賽、論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競賽,獲市級以上獎項3000余人次。三是高考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2011年高考,全縣二本以上上線首次突破500人大關,達503人,上線率26.27%,分別排全市第6位、第4位;全縣萬人上線10.35,排全市第五位,南六縣第一位;全縣文科語文、數學、外語、綜合各科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一位;應屆生一本上線103人,上線率6.03%,分別排全市第4位、第3位。應屆生二本以上上線411人,上線率24.08%,分別排全市第5位、第3位。
教育活力日益增強。 一是強化校本教研。加強對教研協作片的業務指導,在鄉鎮教研協作片設立指導學校,建立教研協作片聯系點全包干制度,縣教育局要求每位教研員每期下片里參加活動不少于10次。二是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制定下發了《江華縣初中課堂教學改革指南》和《江華縣生本教育導航》,全縣初中學校已實施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模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小學實施以郭思樂教授創立的生本教育理論為指導的生本課堂改革試驗已取得成功,正逐步全縣推廣,普通高中處于高效課堂前期試驗階段,成為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試點縣之一。同時,強化活動載體,組織參加各類教學觀摩、競賽活動,以課題為載體,有效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三是廣泛推行集體備課制度。通過集體備課制度,全體教職工團結協作,共享教研教改成果,并通過此類途徑,加大校本教材的編寫。如江華一中自主編輯復習資料、縣職業中專自主編寫專業教材等等。
目前,江華在縣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引領下,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正呈現出勃勃生機,教育事業也正在向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全縣上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勤奮敬業,勵精圖治,正向著建設教育強縣的目標闊步前行。
來源: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